打造生态宜居美好家园 |
http://www.tlnews.com.cn/2022年10月11日 08:30:26 |
潇洒桐庐郡,千家起画楼。 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在桐庐大地徐徐展开,宜居桐庐,是“诗与远方”的向往之地。 十年来,桐庐深入打好治水治气等攻坚战,空气优良天数从333天增至354天,县城PM2.5浓度从每立方米41微克降至26微克,境内114条主要河道中Ⅰ、Ⅱ类水质河道占比从80%提升至92%。 十年来,桐庐持续优化平安法治环境,创成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成为全省试点,除险保安、共享法庭、扫黑除恶等工作获群众点赞,平安建设实现“十七连创”并获全省首批“一星平安金鼎”。 一座山清水秀之城 秋季的富春江畔,落叶缤纷、碧波荡漾,人们或漫步绿道,或驻足远眺,或嬉戏玩耍……暮色渐深,灯光骤亮,山水朦胧的水墨风光暂时隐去,灯火通明的现代都市登上舞台。 一直以来,桐庐县坚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将美丽作为建设发展的第一标准,推动美丽建设实现从面子到里子、从形态到实质、从见物到见人的递进跃升。 说起家乡的环境,在外省求学多年的陈筱斐感触颇多。“桐庐有山有水空气好,商超分布合理,公共停车位多,这样的环境住着当然舒服。”陈筱斐自豪地说。 不以规模拼大小,而以品质论高低。多年来,桐庐以景区的理念规划全县,以景点的标准建设镇村,坚持最美县域最美规划,在法定规划全覆盖基础上,高标准开展城市设计规划,对城市空间进行整体性重构。 2013年末,伴随“五水共治”工程的深入推进,桐庐的环境面貌进一步优化。仅两年多的时间里,关停拆除畜禽养殖场268家(户)、石材企业124家,并对电镀企业、造纸企业、印染厂等进行全面整治提升,本就优异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一座温暖宜居之城 每逢天气晴好,旧县街道上峰养老服务中心前的空地上,总是充满着老人们的欢声笑语。这里食堂、浴室、图书阅览室、活动室、健身房等一应俱全。 近年来,桐庐县委、县政府坚持“执政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确立了养老事业“健康养生产业化、居家养老事业化”的思路,推进“城区养老智慧化、农村养老小型化”目标,分层次、多举措解决养老难题,因地制宜创新农村小型养老模式。 “在桐庐,有老年食堂、居家养老中心,有设施齐全的新学校,有便利的公共交通,不论是老人还是孩子,不管是住在城区还是乡村,都很舒心。”提起桐庐的人居环境,君山村村民陈群英充满自豪。 教育事关千家万户,是群众关注的焦点。桐庐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结合群众需求与县域实际,大力推进校园建设与设施设备更新,城南街道云溪幼儿园、桐君街道中心幼儿园、叶浅予建兰学校等一大批新学校(园)相继建成。 在大力破解入学、接送等问题的同时,桐庐还不断提高婴幼儿照护服务托位数量,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今年,桐庐已全面完成2022年省市县民生实事项目托位建设数要求,完成新增托位518个,新增普惠托位378个。全县29家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合计可提供托位1188个。 “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不是一句空话。桐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十年来,新增学校20所、在职教师491名、学位1.6万个,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0余个、老年食堂186家。 一座平安法治之城 民风淳朴、邻里和谐,走进桐庐,总能感到安心与舒心。这份安全感,来自全县人民对“文明”的不断追求,也归结于“平安桐庐”“法治桐庐”建设的成果。 多年来,桐庐坚持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全面深化“平安桐庐”“法治桐庐”建设,狠抓基层综合治理,持续优化发展环境,铸起平安桐庐的“铜墙铁壁”,全力守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 基层的矛盾在基层化解。桐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畅通渠道,着力让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解决在基层,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 2021年,百江镇信访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室——“老丁调解室”正式挂牌运行,融信访矛盾纠纷化解专班、信访室、调解室、法律法规咨询室为一体,集中了信访矛盾纠纷案件信息搜集、行政法规和法律咨询指导、案件分析研判、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等多种功能。家住百江镇联盟村的徐阿姨在骑电动自行车时,被大货车撞倒,摔成粉碎性骨折,通过“三调联动”工作平台,她顺利拿到了赔偿。 去年以来,桐庐打好党委领导、全面融合、因地制宜“组合拳”,全力推动“共享法庭”建设。 “有了‘共享法庭’以后,遇到疑难纠纷可以在家门口随时联络法官提供调解指导,由法官帮忙‘捋一捋’,调解过程变得更加顺畅。”富春江镇芦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方祖春说。2021年以来,芦茨“共享法庭”已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2件,为营造和谐乡风提供了有力助推。 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老有所养、幼有所育,乡风文明、平安有序……桐庐,好一个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 (记者陈艺琨) |
原标题: 打造生态宜居美好家园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