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 愿做与器物时间对话的“中间人” |
http://www.tlnews.com.cn/2022年04月15日 08:46:01 |
人物名片 刘鑫,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材料艺术工作室,学习和研究中国古陶瓷,在山东泰山创立金山窑。2021年5月,在桐庐深澳建立工作室,创立奥山窑。 隐居山中,对话残损陶器;醉心创作,力求天然原创……刘鑫用他的执着、热爱与坚守,以“中间人”自诩对话器物与时间,致力于让沉睡的中国瓷器文化找回往昔光华,重新绽放生命光彩,绵延传承。 刘鑫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材料艺术工作室,却在机缘巧合中走上了学习和研究中国古陶瓷的道路。放弃自己已经熟悉的领域,重新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需要勇气。而刘鑫觉得一切来得刚刚好。 艺术的世界是相通的,刘鑫凭借自身过硬的材料专业素养及绘画功底,在山东泰山创立了金山窑。又花了数年时间,探访了全国各地的古窑口,根据遗址残存的古代陶瓷片,复原各大窑口的作品,试着留住对传统日常的记忆。 随心而器,自然天成,一直是刘鑫制器的追求。而接地气的民窑一直是刘鑫研究的方向。2021年,刘鑫来到了深澳村。作为古越窑的发祥地,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深深吸引着他。 他亲手将一幢老房子改造成了工作室,取名为“奥山窑”,决心要用当地的土和石头烧制陶瓷。 深澳村的生活很简单,一辆山地摩托是最好的拍档。每天第一件事便是上山收集材料,穿梭于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间,不放过任何一丝与古陶瓷连接的踪迹。 在他的工作台上,各种不起眼的“玩意”都是他的宝贝。说起它们的故事,刘鑫的眼中闪烁着光芒,“它们都是我从山中、河边或者农家收集而来,能让我进一步研究古代人的生活,体会和理解古代瓷器的意义。” 山土成胎,矿石为釉,烧制一件陶瓷作品急不得,一定要静下心、坐得住。山土需要过筛,大块的石头砸碎后,还要经过研磨才能使用。原料准备妥当后,要经过揉土、拉胚、低温素烧、上釉、高温釉烧等多个环节才能完成一件成品。 每一个环节,刘鑫都一丝不苟,“也许在大家看来枯燥乏味,但是能让古代器物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人们了解历史,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流传下去,并且结合我的所学加以创作,我的工作就有了意义。” 对于刘鑫来说,深澳就像一个“相处”默契的朋友,除了这里宜人的环境以及丰富的研究资源,还有热情好客的老乡。“村民特别质朴、好客,前几天还给我送来了清明粿,来到这里我并不感到陌生,就像在自己山东老家一样。” 择一事,终一生。他想尽可能利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复原那些年代久远的器物;他想用自己的双手演绎着化腐朽为神奇的绝活,让瓷器传承发展,闪闪发光。刘鑫坦言,这一辈子,就愿做一名与器物和时间对话的“中间人”。 (记者 王仪楚) |
原标题: 刘鑫 愿做与器物时间对话的“中间人” |
作者:王仪楚 网络编辑:叶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