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最忆是桐庐 |
http://www.tlnews.com.cn/2022年03月08日 08:33:24 |
■滕晶晶 春天的桐庐,总给人带来别样的生机与活力。在这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的美好时节,央视春晚《忆江南》节目在富春江畔的全新演绎和“忆江南·富春山居游”线路的首发,让桐庐的春天更具诗情画意、更显宋韵魅力。 以桐君山为幕,以富春江为台,《富春山居图》在数字赋能下,呈立体动态徐徐打开,一群低眉浅笑的江南女子翩翩舞蹈——这是《忆江南》节目的开场,一下就抓住了观众的眼球,激荡起“我在桐庐看春晚”的兴奋之情。 桐君山、严子陵钓台、江南古村落一路走来,感觉到桐庐山居天下无二,不愧是《富春山居图》实景地——这是《忆江南》节目主创人员对桐庐的点赞,激荡起“潇洒桐庐郡中国最美县”的自信。 《忆江南》节目为何能绝美出圈?桐庐为何被称为“中国最美县”?这两个关于美丽的问题跨度很大,但答案里有个共同的内核:优秀文化的魅力、传承弘扬的创新。 节目时间虽不长,但融合了吟诵、歌唱、舞蹈、表演以及现代科技呈现等多种元素,丰富又唯美。而最走心的,是在一首首古诗词里的带领下,樵夫、渔夫、读书人等“家在富春江上”的生活体验,被演绎为毫无阻隔感的“诗意栖居”,使宋韵美学的文化魅力扑面而来。 《忆江南》开篇即说“富春山水非人寰”,既道出了天下独绝的桐庐山水之美,也把自然环境当作超拔于尘世的仙境加以夸赞。所谓“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这些千姿百态的山水,不是“人寰”却又在“人寰”之中,这让人从更深层次体悟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是文化所独有的力量,也是桐庐所呈现的独特魅力。 文化作为城市的根与魂,是不同时代的共同记忆,与历史的厚度、思想的深度、人文的温度和未来发展的进度都密切相关。在桐庐,中医药文化、隐逸文化、诗词文化绵延发展,越剧、剪纸、故事、书画等地方文化亮点纷呈,李白、苏轼、范仲淹、黄公望、张大千等文人墨客留下了7000余篇诗词华章和山水名画,这是桐庐文化自信所在。而让历史文化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得以保持,使其承载的价值与力量得以充分体现,是文化担当所在。此次《忆江南》节目在桐庐的演绎,和“忆江南·富春山居游”线路的首发,则是文化自信与文化担当的集中体现。 春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基于这种自信与担当,桐庐才有“知所从来”的定力和“识其所在”的清醒,更有“明其将往”的目标。在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标杆的进程中,以文化人、以文化城,文化铸魂、塑形、赋能的强大力量必将充分释放,文化必将成为最富魅力、最吸引人、最具辨识度的标识。 “富春”,是“富有春意”,也是“共富的春天”。从历史深处走向美好未来,文化桐庐的春天必将令人更加期待。 |
原标题: 忆江南,最忆是桐庐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