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筑起疫情防控“温暖防线” |
http://www.tlnews.com.cn/2022年02月07日 08:35:46 |
雨夜出征践使命 一线守护显担当 后勤服务暖人心 共同筑起疫情防控“温暖防线” 这轮疫情,让众多回家团聚的人们不得不停下了脚步。这座安静的城市,有着更多”看不见”的忙碌:桐庐“大白”星夜集结,奔赴富阳开展核酸采样工作;39个抗疫一线临时党支部为全县疫情防控工作筑起坚固“红色堡垒”。他们是党员、是普通群众、是医务人员、是隔离点工作人员,身份不同,责任相同,为了早日战胜疫情,为了早日实现团聚。他们,让“疫”线更加温暖有序。 桐庐“大白”再次“逆行出征” 2月1日凌晨,农历春节,县二院医共体合村院区的杨丽惠结束了“滨江之战”后再次出发,支援富阳。她的姐姐——县二院医共体PCR实验室工作人员杨丽芳也于1月28日前往滨江支援,在那边的实验室度过了春节。这个特殊的春节,杨家少了团聚的欢声笑语,却为社会增添了一份厚实的安全感。 在支援拱墅、滨江、富阳的医务人员身影中,“出征老将”、县一院康复科医生陈为中格外显眼。作为此次出征富阳的支援分队小组长,他既要统筹协调组员、物资,又要做核酸采样。长时间连轴转,他自嘲“练就”了公鸭嗓,在做雾化时都累得睡着了。队伍中,还有一名出征多地的硬核队长——县中医院医生张辉。这位已经五年没回老家过年的新桐庐人主动冲在防疫一线,把对家人的愧疚化为工作的动力,事无巨细地安排物资、协调队员。 “大年初一,夫妻双双把战场从桐庐转移到了富阳,真心希望疫情早点过去,家家户户都可以过个团圆年。”县妇保院方英在朋友圈这样写道,并配上一张夫妻俩在富阳的合影。原来,方英的丈夫徐权国是县公安局的一名警察,1月29日前往富阳支援。2月1日,方英也响应号召赶往富阳,只留儿子一人在家过年。夫妻俩新年第一天在富阳“相遇”,便拍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 邻居富阳,雨雪交加,但“出征”医务人员的心却暖如火。当地居民自发为采样队员送上各式各样的“暖服务”。“短短一小时我们就收到了6个暖水瓶。”“超能暖水瓶和大白很配。”“虽然隔着隔离服,我们用温度传递温暖。”……桐庐“大白们”在社交平台感恩这份爱心。所在社区也为医务人员准备了早餐和暖宝宝贴。 2月1日至2月6日,我县累计派出900人次驰援富阳;1日至6日,共采样111172余人次。这里面既有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老兵”,还有“关键时刻特别能扛”的“90后”“95后”,更有连续三天冲在一线的“硬核”领队。他们舍弃假期,凌晨出征,到达“战场”后迅速开展工作,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党徽在抗“疫”一线熠熠生辉 “待春暖花开,我们还能带上家人到桐庐免费游玩景区。”2月4日,佰年香樟国际饭店(红楼)集中隔离点隔离人员收到了一份来自桐庐的邀请——三张景区门票。原来,隔离点第一临时党支部对接相关部门,共同谋划了这场桐庐“幸福之旅”。 此轮疫情,我县在抗“疫”一线建立了39个临时党支部,为疫情防控工作筑起坚固的“红色堡垒”,充分彰显了“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1月29日中午11时30分,县公安局接到指令,抽调60名警力增援富阳。下午2时30分,队伍集结完毕并举行了出征仪式。仪式上,县公安局党委宣布成立临时党支部,以党建引领,让党旗飘扬在抗疫一线。2月6日,增援富阳的警力全部凯旋而归。 除夕夜,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华春裕格外紧张与忙碌。他一边催促着久缘饭店1500多份快餐制作,一边忙着打包、协调送餐。作为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后勤保障组成员,华春裕要负责隔离场所租赁、疫苗接种点和核酸检测点建设等,还要做好生活物资的保障工作。春节期间,餐饮企业休业、回族群众特殊饮食习惯、上千份餐品能否及时送达等,都成了摆在华春裕面前的难题。他动用各种资源,跑遍县城餐饮企业与门店,协调送餐单位,配备保温餐车,在寒冷的冬夜为隔离人员送上了桐庐的温暖与关爱。人员不足时,华春裕既当驾驶员、又当调拨员,还当搬运工,在疫情防控一线展现了党员担当。 “家里有县外人员返桐的,要自觉填写好‘返桐码’,尽量少出门,做好自我健康监测……”连日来,横村镇阳山畈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包洪弟奔走在村街小巷,嘱咐村民自觉报备,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应对春节前在外人员大量返乡,阳山畈村组建9支党员突击队,与村民志愿者开展“一对一结对包干”,16个小时迅速对全村271栋农房、292户农户进行了排查登记,并通过“村—小组—村民”微信塔群,高频次推送返乡政策,“返桐码”线上登记率达100%。 连日来,凤川街道岩桥村38位党员义无反顾冲在防疫第一线,实施24小时轮班轮守,做好宣传引导、人员摸排等各项工作,同时第一时间上门帮扶困难群众。“出门一定要戴好口罩,进家门先洗手。”“有事随时可以找我们。”在城南街道聆江景园小区,身着红色马甲的党员志愿者耐心向居民宣传防疫知识。 在桐君街道东门社区、江南镇深澳村等,同样的场景也在上演。我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创建“无疫社区(村)”“无疫园区(楼宇)”作为疫情防控期间重要工作。党员干部勇当“逆行者”、甘做“守护神”,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 “值守最累的就是清晨,熬过了夜晚长时间的低温,这会儿最疲劳,吃一碗热腾腾的水饺,疲劳一扫而光,人顿时精神了,不仅暖了身也暖了心。”除夕白天,值守在江南镇窄溪村窄溪大桥扫码测温服务点的周伟忠吃下江南镇党群服务中心党员志愿者朱丽君送来的饺子,感激地说道。 江南镇位置特殊,防疫压力大。该镇发挥“大数据+网格化”优势,加强重点地区人员排查管控,在各村社道口设置了扫码测温服务点,昼夜值守,对外来人员进行二码核验、查看核酸检测报告等,尽全力守护百姓安全。考虑到连轴转的值守人员,江南镇不仅准备了防寒棚、暖水袋、雨衣等常规物资,又为他们做了“暖心饺”,加强防疫一线的后勤保障工作。 物资配送、隔离点驻点、环境消杀……桐庐极速户外救援公益服务中心党支部也积极参与到防疫工作中,筑牢疫情防控“红色防线”。 “敬爱的党组织,我衷心地热爱中国共产党,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佰年香樟国际饭店(红楼)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方洁丽,在身边党员的影响下、在临时党支部的号召下,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是抗疫力量的吸引,更是红色力量的引领,这次隔离点临时党支部共有17位同志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特殊战场”演绎“隔离不隔爱” 集中隔离点,是抗疫的“特殊战场”,这里有境外输入人员、有中高风险地区隔离人员等,这里是他们的“健康港湾”,一个个暖心故事在这里演绎。 “感谢党、感谢杭州!暖暖的隔离!”除夕当天,湖北人付昌发了条抖音,收获了不少陌生人的点赞与祝福,这些都源自他拍摄的桐庐新春大礼包的照片。礼包里头不仅有牛奶、坚果、牛肉、茶饮等零食,还有桐庐红薯干、横村围巾等。 1月中旬,付昌由国际航班入境杭州萧山机场,被安排至桐庐久缘度假酒店集中隔离点,并于2月2日解除隔离。为了让隔离人员安心在桐过年,我县准备了诚意满满的新春大礼包,让他们在异乡也能感受家的温暖。 在桐庐富春江励骏大酒店集中隔离点,有一位18个月大的宝宝,父母不在身边,与爷爷奶奶一块儿隔离。婴儿的吃饭问题,让老人很着急。该隔离点点长蓝清了解情况后,立马与指挥部和送餐团队协调,为婴儿定制了一份专属套餐,与此同时,特殊的孕妇餐、老人餐也被一一落实。隔离点用真诚服务打消隔离人员顾虑,努力做到了“众口可调”。 “我妈妈中风了,可否烦请你们安排我出去照看一下。”2月4日,隔离人员傅先生情绪激动。原来,当天清晨,他接到在临安隔离的母亲来电,说自己身体无法正常活动,这让身处异地的傅先生非常紧张,多番要求隔离点工作人员安排其去医院陪护。蓝清一边告知傅先生防疫规定,一边将情况上报指挥部。很快,傅先生接到了其母就诊医院的电话,在得知母亲生命体征已正常、护理问题也已解决的消息后,不禁感动得落泪,也感谢隔离点工作人员的周到安排。 “集中隔离点工作千头万绪,需要付出真诚服务,耐心倾听群众诉求,从心理安抚到生活起居,要满足老人、孕妇、婴幼儿等人员的不同需求,事无巨细,不管多累,都得设法满足。”提起驻守隔离点工作,蓝清颇有感触。 佰年香樟国际饭店(红楼)集中隔离点有不少境外输入的隔离人员。隔离期间,由“隔离点第一临时党支部+桐君街道机关党总支+群众”组成的“2+1”红色抗疫35人工作小组提供服务。特别在春节期间,在市、县、街道三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发放了关怀礼包并给予了全方位的关心关爱。 “感谢桐庐县政府,感谢工作人员的照顾。”“谢谢你们,工作人员辛苦啦!”……这样充满谢意的话语常常出现在微信对话框,隔离点的故事还在继续,悉心的照护透着浓浓的温情,让隔离人员感受着桐庐温度。 核酸采样点,是疫情防控的“前沿哨所”。城南街道荣正广场方舱采样点承担了县重点场所人员以及大量来桐返桐人员的核酸采样任务。记者看到,前来做核酸采样的市民秩序井然,一条条“长龙”有序前进。 “大家提前扫码填好信息,注意保持安全距离。”检测现场,县卫健局组织人事科负责人胡剑倩身穿防护服,与志愿者一道,维持检测秩序。 春节期间,该点位每天安排了20多名医务人员和机关在职党员志愿者值班值守,每日工作忙而有序。胡剑倩说,随着“开工时间”的到来,核酸采样需求量也会有所增加。她提醒市民留意采样时间,做好老人与小孩的预约码登记工作并随身携带身份证;来桐返桐人员请及时填写来(返)桐申报码。 (记者 金黄璐敏 应致远 徐文静 王仪楚 李雯 邓晓忠 通讯员 方菲 姜蔼珊 吴斌 方翔/文 通讯员 骆柯/摄) |
原标题: 共同筑起疫情防控“温暖防线”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