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村 以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
http://www.tlnews.com.cn/2022年01月25日 08:30:02 |
整合农旅资源 推动文旅融合 高翔村 以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走进高翔村,入目皆美景。茫茫竹海掩映着村舍,琴溪穿村而过,清水潺潺涓涓,如今的高翔已经从一个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偏僻山村,发展成为创业氛围活跃,人文气息浓厚,基层治理能力扎实的好地方。 今年以来,高翔村紧紧围绕打造“经济美丽、全域景区、人人文明、崇德尚法、幸福向往”的“新时代乡村生活样板地”工作目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整合特色农旅资源,推动文旅融合,以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一) 高翔村位于瑶琳镇东北部,05省道贯穿而过,东靠横村镇,南临元川村,西接后浦村,北连富阳新登,由原高翔、石青、沙潭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区域总面积10.63平方公里。 在这里家家户户可推窗见绿、抬头赏景、处处闻香,村里处处是绘有地方特色的墙画,巧手堆成的创意柴堆,旧式农具拼成的景观小品……行走在高翔村,给人的感觉是家在画中、景在家中。 “这里就是高翔集竹海和梯田风景于一身的沙潭自然村……”站在山岙深处,自然风光十分秀美,透过并不算密集的民居建筑,隐约可见其后那沿着山体层层交叠的梯田,独具特色的景致令人惊艳。 随着镜头缓缓向上,可以发现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串连起村后的这片梯田,终点被渐渐茂密的植被掩盖着,而在另一侧的山腰上、竹林间,也有几片不大的梯田景观,这都是当地村民开垦出来的良田,在镜头下,它们成为了美丽乡村令人心动的一角。 发展村集体经济,必须依靠产业带动,走农旅结合发展路线,积极构筑创新创业生态体系,通过产业建设,激活乡村发展,实现“村美”与“民富”统一。 该村乘着杭州将举办亚运会之东风,借亚运马术场馆建设之机,建设农旅融合创业示范村。“我们非常注重新兴业态的引进培育。”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汪勤介绍道,高翔利用沙潭村庄特色资源,引导培育起“特色梯田运动休闲产业+民宿经济+花园村舍”模式。 与此同时,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通过“微改造”带来“精提升”。随着村庄环境不断地改善和产业体系的建成,美丽乡村蝶变获得了杭州沐景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青睐,已成功招引计划投资5000万元的半坞里高端精品民宿,目前正在火热建设中。 此外,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方面,把创新作为传统产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推进“农旅融合”战略,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提升高翔菜竹一亩山万元钱项目效益,通过举办开笋节活动,吸引游客3000余人次,带动村民销售农特产品收益10余万元。 “我们还对接了高端农旅人才,聘任了一批‘乡村创业导师’。”汪勤表示,在导师的谋划指导下,打造起琴溪滨水产业带和沙溪滨水休闲带,通过绿道建设串点成线,真正让“住”在沙潭、“品”在高翔、“采”在石青的旅游招牌实至名归。 (二) 说到高翔的产业,就不能不提到最近十分火热的“高翔飞鸡”。 年关将至,在桐庐人的家里,准备过年用的食材少不了“土鸡一只”,做成“鸡煲”。浅尝一口,唇齿间荡漾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浓郁香味,回味悠长,使人浑身一下子充满了精力。而这一口美味的鸡汤正是不少桐庐家庭对“年”的记忆。 “土鸡帮我带两只啊。” “谁家有土鸡啊?我要买五只!” “听说高翔的鸡是在山上养的,我们也要,帮忙带几只回来吧。” 如今,供不应求的鸡肉市场行情让越来越多的商家采用鸡笼饲养鸡。这种养殖方式虽然能让鸡的存活率更高、生长周期更短,但大部分的笼养鸡也会因场地受限而缺乏活动,再加上没有时间的沉淀,鸡的本真滋味自然会大打折扣。 “高翔飞鸡”被放养在100亩的天然竹林中,竹林间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小鸡能够自由地跑、跳、飞,锻炼充足,肉质十分结实,而且从小就吃青草、蚯蚓,还有山上的草药,这样长大的土鸡,肉质鲜美且营养,绝对天然健康。 为了发展好特色村集体经济,高翔村盘活村集体闲置的山林100余亩,引进车厘子、中草药种植项目,五黑鸡养殖项目,建成全镇首个农业小微产业示范园。目前,小微产业园已形成规模生产,现有散养鸡2000余只,中草药基地10余亩,车厘子基地10亩。 “产业兴才能乡村兴,经济强才能人气旺,有了专业人才支撑,我们就可以大胆发展村集体产业。”汪勤表示,在发展过程中,高翔用好乡村振兴人才“三大员”,即农村工作指导员、结对党支部党员和专业机构研究员,助力产业体系构建,实现农村产业现状蝶变。 同时,破解生产难题,加强党建引领,与市农科院开展党建共建。根据合作计划,市农科院定期指派支部党员到村党委开展活动,开展农作生物研究技术培训,指导村集体、农户解决生产、管理中产生的问题,培育一批本土新型农业生产、管理、经营人才,大力提升生产效率。 好生态孕育出的好产品走出了大山。高翔村利用“一竹三笋”(冬笋、毛笋、鞭笋)、林下中草药、食用菌等项目,有效开发土地资源,丰富农产品种类,提高农产品质量,打造市场认同的优质品牌,建立特色产品生产基地,带动农户参与,吸引游客体验,增加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 结合村庄区位及“非粮化”整治工作,目前,高翔流转土地300余亩,实施特色产业建设。投资200万元,新建琴溪滨水产业休闲带,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新建5公里绿道,串点成线,促进产业联动发展,预计今年将实现经营性收入30万元。 (三) 环境美了,产业兴旺了,文明建设的步伐自然也不会落下。 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村夜话”在高翔村樟“述”议事厅进行着。60年前,这里曾是高翔村的大食堂,人气聚集,热闹非凡。60年后,在断壁残垣内矗立起崭新的建筑,在让乡愁和记忆得到留存的同时,也焕发出新的生机,讲述起新的故事。 “这些年高翔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越来越好,我认为在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村民致富等方面还需要加强,希望引进产业,让年轻人就近就业,空巢老人也能老有所依,幸福感也会提高。”老党员余加根这样说道。 村老年协会会长、老党员游春木也再次勉励:“村两委班子工作有力,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及时处理,化解村级债务成效明显,但不能沾沾自喜,要制定跳一跳、够一够的目标,希望村书记带领班子取得更大进步……” 汪勤说,高翔村一直以来坚持民生为本,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除了积极开展“新村夜话”活动,充分听取群众心声外,还发动群众一起参与美丽乡村3.0建设,积极开展美丽庭院整治活动,对沙潭50余户美丽庭院进行整治提升,清理垃圾10余车,实施美丽菜园、人居环境提升等行动,提升人居环境,为今后项目招引、民宿经济、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沙潭村这么美,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想要更进一步,将‘五彩沙潭’打造起来。”汪勤表示,该村将梳理高翔沙潭山林资源,结合目标定位,实施“一村万树”项目,建设“陌上花开”景观节点,积极打造四季有彩色,有独特韵味的五彩沙潭。同时,做好土地这篇文章,摸清村级闲置资源,做到“底数清,心中有数”,为下一步产业布局打下基础;做好发展空间腾出,闲置资源利用等工作,掌握美丽乡村3.0建设的主动权。 如今,高翔村面貌焕然一新:平坦宽阔的高沙线道路,蓝绿红三色彩线条指引着前行的方向,高翔村的“一核二带三组团”发展蓝图已初具雏形。从原来一个村集体经济薄弱,偏僻的山区村庄,发展到村庄环境优美,创业氛围浓厚,产业逐渐兴旺,高翔村的生态优势,也正实实在在地转化为“经济胜势”,越来越多的村民正在这条农旅结合的路上越走越宽。 “下一步,高翔村将借助亚运会马术比赛举办效益的驱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农创客、大学生等人才集聚高翔,同时扎实推进高翔美丽乡村3.0项目建设进度,深挖高翔人文内涵,讲好高翔故事,擦亮“樟述说事”“新村夜话”等党建品牌,驰而不息打造美丽乡村向往之地。”汪书记的话语铿锵有力,满是自信,我们有理由相信,高翔,未来可期。 (记者 应致远 通讯员 杨敏智/文 图片由瑶琳镇、高翔村提供) |
原标题: 高翔村 以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