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佐兴 50年精心酿出“红曲香” |
http://www.tlnews.com.cn/2021年12月24日 08:55:47 |
人物名片 姚佐兴,畲乡红曲酒酿制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8岁拜师龙峰民族村酿酒师华奶五,已从事此技艺50余年,继承了畲乡红曲酒制作纯手工操作的传统工艺,并在传承和发展红曲酒的道路上持续探索。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正如诗中所言,在大雪沉沉欲降的严冬,一杯热米酒,总能给人以温暖和慰藉。冬至时节,记者来到莪山畲族乡莪山民族村姚佐兴家中,浓郁的酒香沁人心脾。 10月27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第六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今年82岁的姚佐兴凭借畲乡红曲酒酿制技艺榜上有名。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老姚酿酒已经50多年,红曲酒成为了他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你看,这是今年刚酿好的酒,颜色漂亮吧。”走进老姚家,一个大桶里装着姚佐兴这两天从酒缸中取出过滤的1100斤红曲酒。取一小碗酒,酒色橙红清亮,浅尝一口,醇香浓郁,老姚说,酒还没出缸已经定出去不少,老酒客就等着提货了。 “好酒喝起来润滑有回甘,颜色漂亮清爽没有杂质。”问起其中的诀窍,姚佐兴表示,水和糯米的比例很关键。“现在糯米也不贵,多放些糯米,酒质量就上去了。举个例子,如果1斤糯米放2斤水那酒的口感会差一些,我现在采用的是1斤米出1.8斤酒的比例。” 红曲酒好不好,除了比例原料是关键。“红曲很重要,不能酸不能有怪味,有经验的师傅一尝就知道。”说着老姚搬出了他用的红曲和糯米,“红曲是龙峰民族村村民自制的,糯米选用的是颗粒圆润的上等糯米。”这两样东西决定了红曲酒的品质。 当前,第一批的红曲酒已经做好,姚佐兴一共酿造了3000斤酒,一壶酒十斤装老姚卖100元,目前已销出去100壶。“大部分是老客每年回订。有位在深圳的桐庐人,每年酒一出缸就让我寄50斤过去……” 回头客多,老姚认为除了口感,他做酒“讲究”也是原因之一。 “你看这个纱布网丝是80孔的很细,酒缸取出时会过滤一遍,经过沉淀后,用机器将酒抽至食品级不锈钢容器内时会再滤一遍,再用无油无水的密封桶灌装,这样酿好的酒放一两年没问题。”姚佐兴介绍道,做酒50多年,保证干净卫生一直是老姚两口子认为最要紧的事。“毕竟是入口的东西,我们做的干净、讲究,酒客喝得也放心。” 老姚家中的那十几个大酒缸,见证了他50多年的酿酒人生。“现在缸里都空了,洗净放着,接下来看销售情况还要再做一批酒,按往年卖得好的话,从天气凉一直要做到过年边,可以做五六千斤红曲酒。” 说起何时开始做酒,老姚说那年他28岁。“当时,龙峰民族村人华奶五在我们村里,提到做红曲酒。我心里挺想学的,提了提她就答应教我了。”姚佐兴表示,红曲酒不难学,但想做得好还得靠不断地探索总结。 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老姚的纯手工畲乡红曲酒酿制技艺还没招到一个真正的“入门弟子”。“我儿子倒是会一些,但是他太忙了,也没有时间酿。”问起如果有人学,是否愿意教,老姚说:“来学我肯定教,帮着我酿酒,过程并不复杂,关键是要用心……” (记者 应致远) |
原标题: 姚佐兴 50年精心酿出“红曲香” |
作者: 网络编辑:周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