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村的彩色崛起之路 |
http://www.tlnews.com.cn/2021年12月21日 08:30:36 |
群山环绕、鸟鸣溪涧,沿着蜿蜒曲折的大源溪,穿过雪水岭隧道,来到风景秀美的新合乡,鲜红的镇标映入眼帘,“新合——浙江省革命老区”几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这里是新四村,曾经是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的后勤根据地,围绕“红色新四绿色崛起”的发展蓝图,今年来,该村积极打造三色产业经济,曾经一穷二白的新四村早已蝶变,走上了打造美丽乡村3.0共同富裕样本村的建设之路。 (一) 红色是新四村的底色,这里红色根脉,薪火相传。 提起新四村的发展,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阮如芬说新四村有“三宝”:“一宝”是金萧支队的红色旅游资源,“二宝”是作为桐庐名茶“雪水云绿”的主要种植地,“三宝”是享誉一方的新合索面。 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纪念馆坐落于新合乡山桑坞自然村村口,每年都有很多人慕名前来参观瞻仰。走进纪念馆,馆内幽静,展品众多。游客们在电子导游和详细的手绘地图指引下,细细地品味着这些宝贵的历史遗迹。木制缝纫机、金萧报、战斗日记、金萧徽章、生活用品等实物真实地再现了当初金萧支队的发展历程,仿佛提醒着往来的人们要牢记历史,宣扬、传承红色精神,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如果没有这些舍生忘死的烈士,就没有现在安稳幸福的生活。”90后游客高思凡说道。 11月中旬,2021桐庐红色旅游推介会举行,活动现场,县文广旅体局发布六条红色旅游线路,将红色文化与景点景区、艺术乡村串联,展示桐庐百年革命文化与发展历程。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亲子爱国教育主题游兴起,“红色新合难忘金萧”红色旅游品牌的推出,更是直接带动了新四村红色旅游和乡村民宿的快速发展。截至目前,新四村民宿业主提升改造具有本地特色的主题民宿3家,在今夏旅游旺季,民宿订单量同比增长达46%。 如今,以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纪念馆为核心,由金萧后勤部、金萧报社、修械所、被服厂、干训班等红色基地串联起来的“一馆十址”“红色新合难忘金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已正式落成,红色旅游版图已成型,成为我县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基地,预计每年可接待游客超5万余人次。 大学生吴双双说:“当我第一次穿上军装,重走这条革命老路,看到沿途一间间茅草屋革命遗址,我真的感受到了革命的艰辛。我觉得,我们大学生一定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们要向先辈们学习,努力向上,奋发拼搏……” (二) 绿色是新四村的本色。今年初,新四村确定了12个美丽乡村3.0建设项目,总投资2030万元,其中一个项目便是开辟“七彩茶园”,延伸茶产业链。 “雪山高万丈,泉水飞龙潭,天堂云雾露,孕育嫩绿香”。雪水云绿茶叶一直是新四村的一张名片,村内茶山连绵起伏,自然风光优美秀丽,空气清新怡人,生态环境极佳,是雪水云绿的主要种植地。 此地山高岭陡、森林葱郁、云雾气盈,年平均气温15℃左右,冬暖夏凉、空气清新,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出雪水云绿特有的风味。 为了延长茶产业链,该村在大块地区域征收了约5亩地,作为“七彩茶园”项目地,这里将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成为集采茶、炒茶、制茶于一体的茶文化体验园。 “现在不是采茶的季节,到清明前后,茶叶长势最好,茶农们起早贪黑地去摘茶叶,把茶叶卖了可以赚外快,等天气再热一些,就会有家长带着孩子来茶园研学,体验采茶、制茶……”目前该村共有茶叶基地2480余亩,从事茶产业上下游人员500余人,每年一到采茶季,茶农平均获利可超过3万元。 “我们充分利用绿色资源,实施两个观光带建设,茶叶观光带项目通过雪水云绿茶叶艺术地标、百茶园迷宫景观、半山茶园提升、樱花套种等4个节点建设,进一步凸显雪水云绿品牌氛围,打造一个集茶园生态观光、茶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网红旅游打卡地。”阮如芬介绍道。 在努力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路上,新四村整村流转土地750亩,创新“农户+股份经济合作社+国有企业+县级平台拍租+种粮大户”的土地流转模式,吸引新合籍“桐庐县十大新农人”回归,种植水稻和七彩油菜310亩,打造美丽田园粮油观光带,并在今年举办了首届“稻香新合”丰收节活动,开展稻田迷宫、浑水摸鱼、品新合米饭等系列活动,推广“农耕鲜生”新合大米品牌。 (三) 白色是新合的特色,因为白色,是新合索面的颜色。 走进新四村的农家房舍,冬日阳光灿烂的天空下,几架晾晒着的索面,近观如丝如瀑,远看似云似雾,柔韧细长的面条悬垂晾挂,在光的作用下,交错层叠,如诗,如歌,更如琴。 新合索面,是当地的食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拥有上千年的历史。据村里人介绍,索面本是村民家中小孩满月、老人过寿常吃的面食,后来渐渐成了当地特产。 在新四村,有86户制作索面的人家,基本都是家庭式的小作坊。“自己做了自己吃,这种模式倒没什么,但要拿到市场上去卖,就必须正规化经营。” 根据乡里制定的规范,阮如芬跑遍了村里所有家庭作坊,要求他们申领从业人员健康证,挨家检查工作场所面积大小是否合规、卫生状况是否达标,并向他们强调食品安全重要性,确保86户索面制造者都“持证上岗”,卖放心特产。 新四村村民钟战霞销售索面已有15年了,从2006年在县城开土特产商店时,她就开始把老家的索面推销出去,十几年下来,她帮助村里销售索面十万余斤。她说:“新合索面打开市场,不仅能给新合老百姓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更可以助推索面的产业化,提升品牌影响力,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新合人,我有这样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我也有信心在政府惠农政策扶持下,把新合索面产业推得更远,更精。” 阮如芬表示,目前该村正与桐庐同路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洽谈集体资产入股合作,努力实现村集体和百姓的双增收。 (四) 这些年,新四村先后荣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市级卫生村等称号。原本贫困落后、脏乱差的小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新农村。 “新四村在美丽乡村3.0建设时,坚持整体谋划、一体推进,以旧庄溪游步道为轴线的‘一轴、两带、三村’美丽乡村风景线已基本成型。”漫步在游步道上,阮如芬的话语中满是自豪。 在特色农业上,新四村有茶叶、香榧和水稻,每个自然村都有不同的特色景观。雪水自然村的雪水岭风景区,丁家岭自然村的半山茶园,旧庄自然村的董邦达艺术公园和古望梅桥,再加上美丽田园粮油观光带和雪水云绿茶叶观光带景观有机融入其中,可谓“季季有风景,村村有景观”。 如今,山林变花园,茶园变景区,金萧支队纪念馆成为了城里人的热门打卡地,旧庄溪游步道也掀开了新四村美丽乡村全景画卷。 “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了,这些年咱们村环境能够变得越来越好,口袋里的钱变得越来越多,这都离不开党的好政策!”日前,在新四村金萧支队干训班旧址,驻村干部、村“两委”班子、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等围坐在火炉旁,认真聆听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在活动中,老党员钟本省发自肺腑地感叹道。 青年干部张铮宝说:“新四村要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引领,结合自身实际,努力讲好红色故事,守好红色根脉,用好红色资源,拓展发展新路径,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红色经济,走好属于我们自己的乡村振兴路。” 阮如芬说:“我们对新四村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 接下来,新四村将坚定不移地贯彻“红色新四、绿色崛起”发展路线,深挖红色资源,整合绿色资源,盘活白色产业,串点成线,加快融合全域旅游精品线路,奋力打造革命老区共同富裕样板村。 记者应致远/文 单佳铭/摄 部分图片由新合乡提供 |
原标题: 新四村的彩色崛起之路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