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物流企业共襄行业盛会引领产业发展新方向 |
http://www.tlnews.com.cn/2021年12月08日 08:51:13 |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日前,以“新使命新智造”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快递物流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桐庐成功举行。桐庐再次汇聚起快递行业创业创新人才和优质项目,带动区域快递产业的人才、技术聚合。 大赛自2019年开始举办,今年已是第三届了,大赛已经成为全面链接、人才荟萃、行业交流的权威赛事。 于桐庐而言,大赛一届接着一届办,品牌更亮了,朋友圈更广了,成果更多了。前两届参赛项目中,有17%的项目获得新融资,10余家企业与“三通一达”开展深入合作,6家企业落户桐庐的中国快递物流装备物资集中采购交易中心……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 快递物流变得更有智慧、更有速度、更绿色环保 今年,“快递”已经是连续第八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了。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健全城乡流通体系,加快电商、快递进农村,扩大县乡消费”,同时“推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 新的命题不断赋予快递行业新的使命。包裹积压、快递不进村、过度包装……曾经这些都是困扰快递行业的难题,尤其是“双11”大促等活动后,商家、消费者、平台的目光都会聚焦到快递行业身上,期待商品能够被安全、准确、快速地送达。 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天猫京东总交易额近9000亿元,当天处理快件6.96亿件,再创历史新高。11月1日—11日,快递企业共处理快件47.7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两成。庞大的数据背后,是对快递物流行业的考验。 不过,今年快递物流变得更有智慧、更有速度、更绿色环保:物流无人机、无人车在末端配送;消费者体验到0点下单早上送达的“分钟级收货”;拆完快递,快递员还能把快递箱直接回收了;很多乡村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效率明显提升,网购的商品也能“次日达”甚至“当日达”。 数字智造与新经济的加持、智慧物流与新能源的赋能、绿色智造与新材料的迭代,这背后是整个快递物流产业的升级。而这也是第三届中国快递物流创新创业大赛的“新命题”。 今年的中国快递物流创新创业大赛以“新使命新智造”为主题,重点关注快递物流行业与智能制造、数字化的深度融合与升级,也带来了数字智造与新经济、智慧物流与新能源、绿色智造与新材料等快递产业相关的创新项目。 本届大赛的招募项目除了往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有一定销售收入的相对成熟型创新项目,大赛也将橄榄枝抛向了创新研发能力强的人才类项目,汇聚高端人才,引领快递物流产业创新发展。经过海选、初赛、复赛,最后共有12个项目走入决赛。 在来自“三通一达”的物流行业大咖和投资机构投资人的专业评审后,最终曼巴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楚山(深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杭州温米芯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杭州智爱时刻科技有限公司、票量(杭州)出行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技术创新奖,深圳显扬科技有限公司、苏州牧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芯象半导体有限公司获得投资价值奖,浙江迈睿机器人有限公司、智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隆博科技(常熟)有限公司获得成长活力奖。 企业的发展、项目的投产将助力快递物流行业变得更有智慧、更有速度、更绿色环保。 快递产业“新智造”全面亮相全方位展示快递产业智能化、数字化 这次大赛,让我们看到,中国快递物流创新创业大赛已经成为全面链接、人才荟萃、行业交流的权威赛事。 申通快递副总裁秦磊、韵达速递常务副总裁周柏根、圆通速递副总裁相峰、中通快递副总裁金任群等“三通一达”的物流行业大咖也到场见证了快递物流行业的“新智造”升级;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企业发展与科技部总经理张敏也到场出席,为快递行业的科技创新喝彩。 普华资本管理合伙人蒋纯博士、东方嘉富总经理陈万翔、元禾原点投资总监戴元煜博士等来自投资机构的专业投资人也作为评委,到场点评。同时,往届大赛的获奖项目代表也到场参加。 本场大赛的参赛项目全方位展示了快递产业与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移动机器人、高速高清三维机器视觉设备、5G物联网核心通信芯片等新智造项目亮相舞台。 其中,采用了无人驾驶技术的移动机器人,解决了机器人代替人工的物流搬运问题;低功耗物联网无线供电系统解决了物联网的能耗问题;高清高速的三维机器视觉系统将运用在工业机器人上。 浙江迈睿机器人有限公司带来的新一代智能搬运机器人,一次能自动装载1000公斤的货物,运行效率比传统产品提升66%,采用浮动底盘设计,能够适应斜坡、间隙等复杂地形环境,轻松应对负载进电梯、爬坡进仓等实际应用场景。同时还配备激光雷达避障、视觉3D等多种障碍检测手段,能全方位无死角避障。 随着国内物流市场发展提速,自动驾驶末端物流配送支持成为提升物流时效性以及物流质量的关键因素,而末端配送则是有望率先落地的自动驾驶场景之一。 这次参赛的票量出行是一家使用自动驾驶技术为用户提供出行服务的企业,通过使用自动驾驶配送车辆,以末端物流配送为切入点,在快递网点或者分部与快递驿站之间配送快递包裹,实现降本增效。企业CEO表示,在目前的配送试运营,单辆无人车能装3个标准化包裹,每日约7000票快件可以直接派送至快递驿站,约2500票可以通过无人配送服务揽收。 获得本届大赛一等奖的曼巴智能致力于提供内部物流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的专业解决方案,旨在从研发、设计、生产等方面对行业痛点提供整体驱动方案。 “比如针对箱式输送的各种痛点,曼巴直流解决方案提供了适应于各种场合的电动滚筒,为物料处理技术设立了国内新标准。使系统集成商和设备制造商能够更好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从标准应用到具有工业4.0功能的设备。”该项目负责人介绍。 聚焦快递产业发展痛点政校企共商快递行业发展未来 本次大赛还重点关注“快递进村”“快递小哥”“冷链物流”等快递行业话题,邀请高校、企业、投资机构等各方深度探讨,探求快递行业痛点解决新路径。 在“第三届中国快递物流创新创业大赛·创新恳谈会”上,主持人缪衡和申通快递副总裁秦磊、韵达速递常务副总裁周柏根、圆通速递副总裁相峰、中通快递副总裁金任群等来自“三通一达”的物流企业代表,浙江大学林晨老师、浙江工业大学物流规划方向负责人蒋美仙副教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研究所副所长王洪成博士等来自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探讨交流。 同时,普华资本管理合伙人蒋纯博士、东方嘉富总经理陈万翔、元禾原点投资总监戴元煜博士等来自投资机构的物流行业投资人,杭州祥龙物流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赟进、杭州康奋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物流事业部总经理张承业、杭州慧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魏振兴、矩阵数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吴涛等项目技术方的代表,以及湖畔良仓总裁潘杨欢也带来了更多不同的视角。 创新恳谈会上,各方围绕“快递进村需要怎样的‘新模式+新技术’”“科技创新如何赋能快递小哥幸福感”“冷链(生鲜)物流呼唤怎样的‘黑科技’”等议题各抒己见。 关于“快递进村”的发展,作为来自申通快递的行业代表,秦磊表示,希望能发展“数字地图”技术,用数据、系统、标准打通实现共同配送,以“快递+”的方式提升末端服务商业价值。 对于提升快递小哥的幸福感,周柏根也给出了韵达速递自己的答案:韵达会从智慧赋能、智能赋效,协同并进三个方面赋能快递小哥,降低业务员操作负荷,提高业务员收入,提高业务员归属感与社会认同感。 在“冷链物流”方面,金任群也提出了中通快递的几点畅想。他提出,液氢既能作为冷库释放吸收热量的媒介,又可以作为新能源车的燃料,续航能力更强。他希望未来氢能源能在冷链的仓储和配送上有更大的突破。 通过科技提升快递小哥的幸福感,圆通速递会怎么做?相峰提出,圆通速递已经开发出了“智小递”智能语音助手,用语音人工智能技术代替快递员接听、拨打电话,提高沟通效率,尽可能避免因为没有接客户电话可能造成的投诉处罚,同时也提升客户的体验。 而从投资人的角度出发,戴元煜又对冷链技术提出了一些发展方面的疑问:冷链技术能否做到保持温度的一致性?冷链技术能否适应医药、食品等不同场景的需求? 在各方代表一场“头脑风暴”过后,政府、企业,以及相关技术项目方已经关于三个议题给出了相关的建议,探讨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在“快递进村”的议题上,各方希望政府能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完善提升;牵头推动数字地图底层技术开发,摸清“快递进村”地理信息“家底”;并与行业一道探索、制定“快递进村”服务标准等相关行业标准。 而产业界则希望在小型柔性化分拣设备、末端配送工具等技术方面推进“快递进村”,降低“快递进村”的成本。 在“科技关怀”和“冷链物流”的议题上,产业界都在呼唤“黑科技”能够带来赋能。各方提出,希望能在功能性服饰、精准导航技术等方面赋能快递小哥,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收益;同时,源头“预冷”技术(生鲜果蔬采摘后5-8小时的及时保鲜处理)、氢能源在冷链运输车辆等领域的运用,也是产业界热切期盼的技术赋能。 新一轮的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黑科技”将成为快递物流发展的“跳板”,也是未来发展的“蓝海”。这场一年一度的快递物流行业盛会,将不断引领快递产业发展新方向。 (通讯员 赵芬 袁丽 记者何晓/文 黄强/摄) |
原标题: 快递物流企业共襄行业盛会引领产业发展新方向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