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之乡”再赋新诗 |
http://www.tlnews.com.cn/2021年10月01日 08:17:15 |
桐庐富春江诗歌节启动暨舒羽山房·旧县国际写作中心落成仪式举行 本报讯(记者 滕晶晶)诗意氤氲、桂香悠扬,黄绿交错的乡村田野,释放着旧县街道《富春大岭图》实景地独有的浪漫。 9月30日,一场诗歌盛宴——桐庐富春江诗歌节启动暨舒羽山房·旧县国际写作中心落成仪式在旧县街道母岭村宋桂树下举行。 省委文化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如何在推进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中展现桐庐作为、彰显桐庐特色,成为一道必须答好的题。而这次活动,“中国诗歌之乡”桐庐围绕这一主题,向文化大咖发出了诚挚邀请。 县领导夏积亮、丁熠锋、余荆棘、翁嫣、钱潮力,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臧军,诗人舒羽等桐庐文化大咖一起“作东”,邀请来了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诗人吉狄马加,安徽省文联主席、诗人陈先发,省政府参事、浙江锦绣育才教育集团董事长兼总校长郜晏中,以及诗人沈苇、施施然、江弱水、树才等,以诗为媒、齐聚一堂、共话发展。 我们常说的“文化地标”,不是巨额投资的钢筋水泥,不是炫目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元素的简单堆砌,而是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承载着深层厚重的文化内涵。 举办桐庐富春江诗歌节、打造舒羽山房·旧县国际写作中心、实施文学艺术家驻村计划等,正是建设文化新地标、擦亮桐庐“唐诗西路”耀眼明珠的新抓手。 活动现场,吉狄马加宣布诗歌节启动,并与县委书记夏积亮一道,为“舒羽山房·旧县国际写作中心”揭幕。 “诗歌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办好富春江诗歌节,加强诗歌国际传播,彰显代表江南、代表中国、代表东方的独特文化之美,正迎来最好的时候。”吉狄马加希望以舒羽山房·旧县国际写作中心为载体,持续深化国内外诗歌交流,不断取得和积累新的成果,以诗歌的名义宣传桐庐、宣传浙江。 臧军授“舒羽山房·旧县国际写作中心”金钥匙,县长丁熠锋授“桐庐富春江诗歌节组委会”落户铭牌,郜晏中授“旧县诗歌研学中心”铭牌。县领导余荆棘、钱潮力授予陈先发、沈苇、施施然、树才等首批驻村诗人、作家证书。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根与魂,更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此次活动的举行,必将推动更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在桐庐诞生,为浙江创作更多有辨识度的文艺精品。”夏积亮表示,桐庐将以打造精神富有文化先行示范县为目标,谋划建设中国范仲淹纪念馆,积极推进诗歌村和诗教基地创建,让诗歌文化加快融入桐庐的大街小巷、角角落落,带给百姓心灵的欢悦和精神的富足,推动桐庐成为钱塘江诗路文化带上的“耀眼明珠”。 诗是语言的精华。在桐庐,悠悠富春江、分水江穿城而过,李白、苏轼、范仲淹等文人墨客为这方山水所陶醉,留下了7000余篇诗词华章和山水画卷。 而舒羽的《黑色是最彻底的奢华》《做一只充满细节的蜗牛》《舒羽诗集》等优秀作品,在当今诗坛持续发出独特的“桐庐声音”。 活动中,当舒羽从臧军手中接过“舒羽山房·旧县国际写作中心”的金钥匙后,现场朗诵起为家乡创作的诗歌《结庐在桐庐》,一句“旧县人过的是金桂镶边的日子”赢得了与会嘉宾和现场村民的阵阵掌声。在他们身后,已有300余年的宋桂正迎风摇曳。 虽然有的诗人是第一次到桐庐,但桐庐“给人一种回到了诗歌的家的感觉”。 在这种氛围下,大家围绕办好桐庐富春江诗歌节,以“讲好宋韵故事 做好国际传播”为主题,开展文化对话,既是以诗会友,也是头脑风暴。 在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浙江传媒大学教授、诗人沈苇看来,“桐庐”和“母岭”是充满诗意的名字,此次诗歌节的举办和舒羽山房·旧县国际写作中心的落成,是打造“诗路富春江”的新载体。“希望桐庐在挖掘富春江古诗词底蕴的同时,不断赋予富春江新的诗歌内涵。” 活动中,与会嘉宾共同为桐庐富春江诗歌节·桂冠诗人奖颁奖地奠基。旧县街道、母岭村分别与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现代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桂花产品开发合作协议。 与会人员还走访了严子陵钓台、芦茨村等地,深入了解我县诗词文化、隐逸文化的深厚底蕴、丰富内涵。 |
原标题: “中国诗歌之乡”再赋新诗 |
作者: 网络编辑:程佳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