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们喜欢的班主任与“大家长” |
http://www.tlnews.com.cn/2021年09月27日 08:25:42 |
教龄9年的东溪小学英语教师应欧萍已经做了8年班主任。东溪小学的学生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应欧萍要分出更多精力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安全及卫生教育等方面。 “同学们来说说,日常生活中,除了交通安全,还会出现哪些危险情况?我们又要如何避免这些危险呢?”新学期的班会课,应欧萍又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课,列举了交通安全、防溺水、防火等案例与应对方法。 “一些孩子很贪玩,胆子也很大,即便叮嘱过,一放学还是到处遛弯不回家,如果父母都在企业上夜班,他们甚至都不知道孩子去了哪里。我常常到了晚上还会接到家长电话,说找不到孩子。”应欧萍说,所以安全教育一刻都不能松懈。 刚走上教师岗位,应欧萍就当起了班主任。她说自己是个粗枝大叶的人,不会观察、不重细节。2014年,她来到分水西关小学(后并入东溪小学),再次担任班主任。面对这么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她充满了“共情力”,逐渐会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 应欧萍的六年级班里,有个高个子女孩小林,与同班男孩子打架,也常被他们欺负。应欧萍观察到了这个女孩的不安与焦虑,开始慢慢走近她。 原来小林从小就跟着父亲生活,缺少母爱,脾气有点暴躁。“她对身边的人、对老师的教诲满不在乎,但我能感受到,她是装出来的坚强,她渴望有人能关心她、爱她。”应欧萍说。 这大概就是母亲角色在孩子生活中的作用吧。“我接触过她的父亲,虽然配合老师的工作,但是个粗线条的人,不会照顾起居,不懂孩子学习。”应欧萍说。 又是班主任、又是女教师,应欧萍主动承担起“女家长”的角色,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找她聊天、谈心。“我希望她把我当成朋友,在学校有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我。”应欧萍说,她想尽力做,但知道这点绵薄之力根本不够。好在,在应欧萍的“母爱教育”下,小林慢慢打开了心结,懂得与同学友好相处。 1987年出生的应欧萍是一位年轻教师,也是一位“老班主任”,管着40多个学生的方方面面。要“多管”,还是要“多爱”?如何在“管”与“爱”中平衡?这是摆在应欧萍面前永远的考题。 “遇到顽皮、学习态度偏差的学生,我会很严厉,但更要看到他们的闪光点与长处,去鼓励、表扬他们。适当地给孩子‘糖’吃,会增强他们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信心。”应欧萍说。 “严管”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厚爱”是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我希望能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倾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快乐,做他们喜欢的班主任与‘大家长’。”应欧萍说。 (记者 金黄璐敏) |
原标题: 做孩子们喜欢的班主任与“大家长”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