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兄弟”,千里之外育桃李 |
http://www.tlnews.com.cn/2021年09月15日 08:30:02 |
“走路快点就会喘,身体像是灌了铅。” 说起8月上旬刚到得荣县时,桐庐中学英语老师周伟的话很有画面感。 今年上半年,杭州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对象调整为四川省甘孜州和广元市。其中,我县和得荣县结对。新学期开学之际,6名桐庐教师远赴得荣,开启了新的援教之路。 经过这些天的相处,6人成了好兄弟。这其中就包括周伟与来自我县凤川小学的科学老师巩显超。这不,在得荣县扎朗街21号三楼三室一厅的小房间里,这两人就经常围绕教学质量的提高讨论得热火朝天。 2000多米的海拔、一天若两季的昼夜温差、偶尔流出黄水的水龙头、重油重辣的饭菜……虽然有心理准备,但依然让每一位援教教师措手不及。 “两天里听了7节课,每天的身体状态都像刚跑完马拉松一样。”自嘲是马拉松选手的周伟说,喘气了就慢点走,感觉累了就停一停,一句话一口气说不完就拆开说……成了援教教师的新常态。 作为得荣县教育和体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兼英语教研员的周伟,主要工作是听课、点评、上示范课,与当地教师深化交流、互相提升。 而与周伟时常穿梭于各大课堂不同的是,巩显超负责教六年级的科学。由于高原地区氧气稀薄,40分钟的课他几乎是吼着完成的。即便如此,他依然在每堂课上全力展现饱满的精神状态。 第一次上课时,巩显超发现开课已有10多分钟,仍有学生拿着篮球陆陆续续走进教室,在课堂上有不少学生爱说话、吃东西等现象。 这并未让他感到头疼或生气,让他担心的是孩子们的学习基础。“问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很多学生也答不上来。”巩显超说。 这也是周伟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得荣县11所小学中仅有一所开设英语课,其余学生上初中后才接触英语,但使用的教材却与桐庐一样。 如何破难?周伟与巩显超虽方式方法不同,但那一颗为得荣教育尽一份力的赤诚之心却无二致。 周伟一边跑学校,掌握基本情况、制定年度计划,一边琢磨如何让零基础的学生快速适应初中教材。 不久前,一场各方联动开展的“桐得同心”暑期英语夏令营培训班正式开班,周伟担任“班主任”。每周一至周五,他将为30名即将步入六年级的小学生送上英语大餐。 而巩显超利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丰富多样的教学仪器,将课本上一个个枯燥乏味的知识点变成看得见、感兴趣的科学实验,不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课堂纪律明显好转。”巩显超打趣道:“当学生们洪亮地喊出‘老师好’时,其他老师就知道一定是我的科学课。”师生双向良性互动,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 刚刚过去的教师节,是他们在得荣度过的第一个节日。来自桐庐和得荣的问候,让他们倍感温暖。援教之路才刚开始,等待他们的温暖时刻肯定还有很多。 (记者李雯陈艺琨) |
原标题: 桐庐“兄弟”,千里之外育桃李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