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绪桢 坚持最初的革命情怀 |
http://www.tlnews.com.cn/2021年04月21日 09:17:37 |
加入部队、艰难剿匪、济南战役、淮海战役、解放西藏……往事一幕幕,已经94岁高龄的老党员王绪桢断断续续地讲述着他亲历的革命故事。 王绪祯,男,1927年5月出生于山东峰山县(现长清县),1943年入伍,1944年4月入党,在部队先后任班长、排长、团通讯参谋、连长、指导员、兵站政工股长、第二步校政治系教研室教师等职,1960年转业到浙江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任教师,1963年到桐庐工作,1983年从县工业局离休。 “我的老师叫王兆炳,是一位地下党员,他以教书为掩护宣传抗日,做地下工作。他对我们说,为了不当亡国奴,我们必须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在他的熏陶下,1943年我毅然加入了抗日队伍——奉山大队,那年我16岁。”虽然离开家乡数十载,但依然可以听出他浓浓的山东口音。 成长在激情燃烧的年代,说起人生中获得第一杆枪的经历,王绪桢记忆犹新。“刚参加游击队时,武器要靠自己从敌人手中去夺取。在一次战斗中,一位姓郝的老兵缴获了一支步枪,他就将自己的那把大刀给了我,于是我手中有了第一件武器。”王绪祯笑着说道。 “那一次,我们伏击了日军的一辆汽车。趁日军遭到伏击还晕头转向的时候,我向前冲去,想爬上汽车去夺取鬼子的枪支。这时汽车旁边有个鬼子端着刺刀朝我刺了过来。紧急关头,我赶紧往旁边一闪,躲过鬼子的刺刀,顺势用左手抓住鬼子的枪,右手抡起大刀朝他头上砍去,鬼子倒下了。就这样,我从敌人手中获得了一支三八式大盖枪。”说到这,王绪祯有点激动。 “就算条件再艰苦,战争再惨烈,同志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仍精神饱满地进行战斗。因为敌人是侵略者,我们要保家卫国,胜利一定属于我们。靠着拼博、奉献、自强的精神,我们也从一个普通的庄稼汉成长为一个能打仗的战士。”王绪祯用力地举了举胳膊。 时间的流逝让王绪祯淡忘了很多往事,作为我县现在党龄最高的党员,革命和党是他最初的选择,也是他永远的选择。 (记者 徐文静) |
原标题: 王绪桢 坚持最初的革命情怀 |
作者: 网络编辑:周叶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