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生 坚守三十年的司法行政人 |
http://www.tlnews.com.cn/2021年04月13日 08:42:34 |
说起“光明顶”,城南街道的居民都知道他是城南街道调解所的负责人,但大多数人都忘记了他的大名——陈水生。见到他都会亲切地称呼“光明顶”。 陈水生自1989年到司法局从事司法行政工作,至今已30年有余。2011年12月,来到城南街道担任司法所所长,同时还兼任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这一干就是近10年。每当辖区有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大家就会想到“光明顶”。 冲在前线纠纷化解有“秘籍” 城南街道地处县城中心区域,矛盾纠纷发案数量大、主体多元化、类型多样化,有纷繁琐碎的邻里家庭矛盾,有天灾人祸导致的人身伤亡纠纷。仅去年一年,就有8起因亡人事故产生的纠纷。亡人事故的化解一般是在事发现场进行,最大难度在于持续时间长、现场把控难,死者家属往往因过度伤痛情绪过激,亲友家属人多口杂思想不统一,另一方当事人往往回避矛盾,极易发生群体性事件,调解员面临极大的心理压力。 “有时候,双方都是剑拔弩张的来到我这里,调解人员必须客观公正因为我就是那台‘公平秤’。”陈水生深知,这些矛盾纠纷一旦不能及时有效化解,将给社会稳定带来严重隐患和诸多不确定因素。他从来都是迎难而上,亲临一线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以过硬的业务能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数年前,某幼儿园幼童猝死引发纠纷,死者家属30余人赶到现场,情绪激动,有个别亲属专门请了媒体,还把相关情况上传微博。陈水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幼儿园和死者家属之间,进行大量的说服解释、法治宣传,剖析案情,明晰责任,经过7天7夜的连续奋战,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制止了一场群体性事件和舆论风波。 “以法为据释法理,以事说理评事理,以情感人讲情理”对每起矛盾纠纷,陈水生都能熟练运用法律知识和法治思维进行剖析,做到有法有据以理服人。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他都能勤学善思,找律师、法官等专业人士探讨研究,力求做到准确把握问题,找准矛盾焦点,正确适用法律政策,确定合理调解方案。正是靠着这种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一件件看似难以解决的矛盾纠纷,都能抽丝剥茧拨云见日,最终得以妥善化解。 守在一线刚正不阿有担当 陈水生不仅业务上兢兢业业,在自身修为上更是清正廉洁,守纪律讲规矩。 他联系城南街道金溪村,并担任驻村组长。2018年金溪村峙山路拓宽改造,道路沿线两旁农户都期盼能借此机会将老旧房屋列入拆迁范围。其中有王姓户主,其房屋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房屋结构和质量较差,其房屋距离建成后的道路太近,户主想借此机会拆迁后重建的愿望很强烈。但由于其房屋正好在拆迁红线范围外,所以按规定确实无法对其房屋进行征收补偿,于是他就阻扰施工,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为化解矛盾消除障碍,保证道路如期施工,陈水生不厌其烦地从法理情理角度与其耐心沟通。期间,该农户竟然要塞给他1万元的红包,希望陈水生能帮他想办法达成心愿。而陈水生当即予以严词拒绝,并向其宣讲法律政策,告知必须依法办事,对其行贿的错误行为进行严肃批评教育。 此外,出于对农户家庭财产和人身安全考虑,他还主动到相关专业部门咨询,并对接专业评估鉴定机构,密切关注道路施工对其房屋的影响和破坏。由于其房屋建造年代较久,房屋质量差,加之施工过程中重型机械机具震动,道路建成后,经过专业谨慎的检测评估,其房屋受损程度达到了危房等级,按规定应该予以拆迁。至此,一桩关乎农户重大切身利益的事件,在尊重事实,以民为本,严守法律,兼顾情理,坚守廉洁的原则下,得到了圆满解决。 “政治立场坚定,思想与时俱进”这正是陈水生的信仰追求。10年来,他在司法行政工作前线亲自接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来访信访、心理疏导480余人次,调处化解矛盾纠纷300余件,达成协议标的额7800余万元。由于工作出色,他还多次获得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人民调解员等多项荣誉和嘉奖。2018年10月,被浙江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员”称号。 “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只要需要我,我会在这个岗位一直干下去。”陈水生表示,作为调解员,他时刻告诫自己是群众纠纷的“灭火器”,合法利益的维护者,只要社会有需要,他就会一直在岗位上努力工作,使人民调解真正成为社会稳定的“解压阀”,服务百姓的“法律超市”。 |
原标题: 陈水生 坚守三十年的司法行政人 |
作者:记者 邓晓忠 通讯员 钟艳玲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