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口述历史 |
http://www.tlnews.com.cn/2021年01月27日 08:58:54 |
岁月之响融时代之声,个人回忆融家园历史。我县首部口述村史《口述梅蓉》已交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历史情结、文化情怀、家乡情愫共一书,让人翘首以盼。 富春江畔的梅蓉村,当年“沙地变果园荒滩变绿洲”,不仅桐庐人口口相传,而且吸引了44批次60多个国家482位外国政要和宾客前来访问。毋庸置疑,这是一个传奇的村庄,成就了一段辉煌的历史。但对历史的细节、奇迹的来龙去脉,相信很多人并非一清二楚。想要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就必须对过去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知。 洪水肆虐后,在缺设备、缺物资的环境里,防洪堤、水库、地下长渠是如何修建的;夏天“人过脚起泡,蛇过也烫死”的滩涂地,是如何变成果园良田的;绝美的水杉大道背后有什么故事……一个个问题,最有力的回答者就是亲历者、见证者。在他们大多数都已进入人生暮年,《口述梅蓉》将他们的个体记忆变成了珍贵的第一手史料,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历史抢救”。 历史之真、记忆之真、叙述之真、文本之真,本就无法完全重合。这其中,记忆同时包含着事实与想象,记忆的复现过程非常复杂,仅仅通过记忆来认识历史是不可靠的。如何在最大限度发挥口述历史“亲历、亲见、亲闻”优势,与最大限度保持真实、客观之间找到平衡,需要艰辛的付出。为了《口述梅蓉》,采写组在200多天里面对面采访了33位口述者,整理出15万字。有的被访者年过九旬、耳聋眼花、意识模糊,在慢慢启发下才一点点激活记忆碎片,许多尘封的往事才浮出水面、串点成线。我们点赞梅蓉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感谢《口述梅蓉》的被访者、策划者、参与者。这是一件带着感情与责任的事,这是一本有着情怀与力量的书,给我们、给后人留下了对话过去的机会,也为过去、为现在拓宽了走向未来的路径。 历史总有独特韵味,因为历史不仅存在于文献档案里,也留在人的脑海中。小到一个村,有了点滴故事的积累,就构成了大家的集体记忆,为村庄打上了印迹;大到一个县、一个国家,一处处沧海桑田般的变化,就累积起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有了魂与根。特别是随着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物传、言传、文传、音传、像传等越来越丰富,如何抢救历史,如何绘声绘色地重现历史有了更好的基础。 从个人视角切入宏大历史,通过深入细微、声情并茂的细节描述,给历史叙述增添了生命的体温,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激发行动自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之一,“口述历史”并非“一人说,一人记”,而是一种将记录、发掘和认识历史相结合的史学形式。面对不少历史传承依然存在着断档断代、濒临失传的困境,口述历史其实就是在与时间赛跑。跑好这一棒,是现实的需要,更是对历史、对后人的负责。如果说《口述梅蓉》算第一棒,那下一棒会在谁手里? |
原标题: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口述历史 |
作者:滕晶晶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