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帐篷”为垃圾分类督导员“遮风挡雨” |
http://www.tlnews.com.cn/2020年12月16日 08:55:51 |
本报讯(记者 金黄璐敏)12月14日,随着迎春社区主管卫生与垃圾分类的工作人员毛雨平将最后一顶帐篷送到县城工商小区垃圾分类督导员黄洪良手中,社区8个迷你垃圾厢房外的帐篷全部到位。垃圾分类督导员从此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 “平时上班碰到刮风下雨都没处躲。这里离江边又近,现在到了冬天,冷风直吹真有点受不了。现在能在帐篷里遮风躲雨,心里暖暖的。”开元街49幢垃圾分类厢房督导员许兰英说出了心声。 这份暖融融的关爱,正是来自居民、业委会与社区。迎春社区一共有13个垃圾厢房,5个垃圾厢房较大,剩余8个属于“迷你厢房”,里面只够放4个垃圾桶,督导员只能站在室外进行督导。 开元街网格业委会主任方雪芬告诉记者,近期降温以来,不少居民向她反映,督导员每日露天督导,一旦碰上刮风下雨,都没个能遮挡的地方,非常辛苦,希望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 为此,开元街网格业委会成员与部分居民商量对策,设想能否给督导员搭个简易帐篷,用时拿出来,不用时又能方便收起来。于是,业委会便把这个情况和想法告知了迎春社区负责人。 “社区也很重视这一情况,商量后,便在网上购置了一顶帐篷。拿到现场试用,督导员反映蛮好,随后又再次下单,到14日,8个迷你厢房的‘爱心帐篷’全部到位。”毛雨平说。 业委会作为居民与社区沟通的桥梁,在社区治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据了解,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社区3个业委会分片分区开展垃圾分类督导管理,管好非投放时间厢房外垃圾乱扔问题,还为身体不便的老人提供不定时垃圾代扔服务;居民家中装修,又帮助联系社区,解决大件家具、建材、杂物的清运问题。业委会一头连着居民,一头连着社区,既为居民发声,又协助社区做好居民工作,在居民自治、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上,激活了社区治理的“末梢细胞”。 |
原标题: “爱心帐篷”为垃圾分类督导员“遮风挡雨” |
作者: 网络编辑:周叶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