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力量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
http://www.tlnews.com.cn/2020年06月29日 08:35:50 |
“在吸引投资过程中,一个城市的营商环境法制化建设程度是我们最先考虑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不久前,我县“152”省市县长重点工程——浙江艾罗网络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光储智慧能源产业园项目,在签订土地合同后18天即实现开工。对此,企业负责人李新明不停夸赞桐庐法治化营商环境带来的裨益,企业获得感不断提升。 这得益于深化改革所释放的红利。“我们将企业投资项目从招商谈判到开工按照‘一件事’标准分为准入把关、预审出让和项目联审三个阶段,在前两个阶段政府就前移介入、模拟预审,企业拿地后直接图审发证。”一站式中心投资项目服务中心主任许婷介绍,项目全流程实现“一件事”在线办理,为业主“减事项、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费用”。 政府要优化营商环境,特别是政务环境,就需要用法治的思维解决环境问题,将优化营商环境与推进“放管服”改革结合起来。近年来,我县深化改革的脚步在加快,从最新一份“成绩单”显示: 我县瞄定部门因各种法律管制需要而设立的不同许可事项、不同标准造成“依法打架”和程序迷障问题,开展行政审批服务“一件事”标准化建设,完成企业群众办理“一件事”标准件1472件,实现1903个事项办理只需“跑一处”。 全面创建“无证明县”,组建法律论证团队,最大力度核减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等各类证明材料,取消证明事项784个,“一证通办”实现率100%。 全国首创“企业家日”活动,涉企政策全流程提供法律咨询,强化法律审核,滚动出台关心关爱企业家“春风十二条”政策,企业复工复产法治保障“十条意见”,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坚实保障…… 推进营商环境的法治化建设,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难题。一直以来,我县抓法治、强保障,不断优化县域营商制度体系。其中,通过开展法律法规检视专项行动,提出12张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问题清单,作为68条浙江建议提交中央深改委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成为助力国家层面打通改革与法律法规衔接“绿色通道”的重要依据。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公证执法,营造规范有序、公开平等的法治环境。 “以前经常忘记,等到来检查,才发现问题,现在不担心了。”日前,对于新推出的“桐庐环保管家”,杭州泛亚卫浴股份有限公司安环部经理王建春直呼方便。他说,创新环境监管数字化手段,仿佛给企业吃上“定心丸”加速谋发展。 原来,“桐庐环保管家”不仅会提示企业即将到期的待办事项,还会“手把手”教企业完成环保管理事项,更能“执法上云”。“我们应用‘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在执法中融入服务,创新环境监管机制,探索污染源积分管理新模式。”市生态环境局桐庐分局总工程师葛丹说,从“政府上门查、企业被动改”,转变为企业“我会查、我要改”,为生态环境监管探索出基层实践的新路径。 不仅于此,一直以来我县推广柔性执法、“首违不罚”,进一步优化税务、市场监管、环保、消防等执法方式,实施综合“最多查一次”,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以省“开展政府数字化转型重大项目建设地方试点示范”试点县为契机,打造“互联网+监管”平台,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掌上执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成全国首个县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实现知识产权“一地咨询、一站受理、一网通办”……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中通桐庐总部项目、韵达全球科创中心项目、新能源系列商用车研发生产项目、银泰商业综合体项目……伴随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桐庐正逐渐成为投资创业的沃土,这里即将迎来新一轮跨越发展的良好契机。 (记者 叶晶) |
原标题: 以法治力量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
作者: 网络编辑:吴晓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