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花绽放乡野 |
http://www.tlnews.com.cn/2020年06月24日 08:49:19 |
“垃圾分类做得好不好,关系到村庄发展。” “对!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当好宣教员。” 日前,在分水镇后岩村,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拉开帷幕。 作为村里的垃圾分类宣教员,这些天,村委委员、妇女主任许春娇正忙着入户宣传、引导村民做好各项工作。“我们把参与本地志愿服务、垃圾分类等纳入积分考核,志愿服务队人员每月不定期开展暗访打分,年底时,高分农户可获得相应奖励。”她介绍,如今在“文明微积分”行动的引领下,广大农户不仅自觉约束行为,还把参与志愿服务当成“业余爱好”。 美丽乡村,既要美在景,更要美在心。 近年来,后岩村组建文明议事会、美丽基金会(村级商会)、红白理事会“三会”促文明;主动亮晒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红白事标准菜单“三亮”树文明;自发成立红色为民、巾帼、相邻相亲等志愿服务队……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风过之处,乡村田野万象更新,文明花开遍地飘香。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风文明便是灵魂所在。 “白天有的上班,有的干农活,到了晚上就到文化礼堂来放松,大家一起聊聊天。”在桐君街道阆苑村村民眼里,文化礼堂是假期孩子们学习的地方,是村民各种活动的集聚地,是基层协商民主议事站,是一个365天每天有活动的地方。 开展春节祈福礼、“好家风”褒奖礼、学童开蒙礼、欢乐大舞台……近年来,我县围绕“文化地标、精神家园”定位,全面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每一座文化礼堂都是我县农村乡愁的寄托、精神的家园,更是桐庐元素最为重要的传播载体——民风民俗、非遗文化等元素都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 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既能涵育文明新风,更能极大地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助力精神文明建设。江南镇环溪村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每到节假日,在环溪村爱莲书社经常可见村民和游客相约在此看书读报、练习书法的场景。“自从有了书社,平时大家都往这里跑,现在我们村读书的氛围可好了。”村党委书记周忠平这样说道,优秀的文化资源滋养着一方水土,培育着一代代人,为村里的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 不止于此,一个个受乡亲爱戴的慈孝典型,一面面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墙,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让群众唱主角,让慈孝人物成为榜样,让乡土文化焕发“精气神”。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8年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以来,我县试点工作在乡村走深走实见效,并持续深化人居环境综合治理,营造“除陋习、重乡规、正家风、乐公益”的文明新风尚。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乡镇实践所14个、村(社区)实践站203个。 一支支“不走”的志愿服务队涌现在我县的各个乡村,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
原标题: 文明之花绽放乡野 |
作者:记者 叶晶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