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
http://www.tlnews.com.cn/2020年03月13日 08:38:49 |
在经济开发区,一家卫生用品生产企业因需紧急组织生产,集中提供抗疫物资,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非常大。工商银行桐庐支行仅两天就完成从授信到2.3亿元放款的工作,建设银行桐庐支行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3个工作日内完成了1.9亿元的授信和5000万元贷款的审批。两家银行的及时出手,迅速解决了企业的资金缺口。 在横村镇,一家外贸企业复工遇到资金难题。桐庐农商银行建立快速审查审批通道,一小时内将500万元信用贷款送达,帮助企业恢复生产。 初春的天气还有些乍暖还寒,但我县各家企业已是一派火热的生产场景。面对疫情,企业复工复产、恢复产能,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 规模总量稳步增长、融资成本持续下降、金融产品创新发展、金融生态不断完善……2019年以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我县通过改革与创新,促进金融和经济共生共荣。 为复工复产送去“及时雨”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企业普遍遇到资金紧张问题,我县金融系统加大信贷额度、主动降低贷款利息、开辟绿色放款通道……助力实体经济复工复产。 人民银行桐庐支行迅速推动央行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在县域又好又快落地,桐庐农商银行及时推出党建联盟金融“抗疫十条”……疫情发生以来,县内各家银行主动对接,为资金周转困难企业送去金融“及时雨”。目前,已向名单内11家重点企业发放20笔优惠利率贷款,金额达到6.05亿元。 浙江桐君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2月27日被列入省级重点企业名单,当天银行就与企业签订了贷款合同,并于当天下午发放防疫专项再贷款1000万元,贷款利率仅3.05%,从列入名单到贷款落地不到8小时。 人民银行桐庐支行在走访杭州冠华王食品有限公司“送政策”“送资金”时,得知企业存在资金缺口,现场为企业落实2000万元纯信用优惠利率贷款,年化利率为3.05%,解决了企业的困境。 2月26日,央行分别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1000亿元、3000亿元,再贴现额度1000亿元。桐庐支行第一时间向上级行争取资金支持,快速指导桐庐农商银行申请了10亿元支小再贷款。由于本次支小再贷款实行“先贷后借”模式,桐庐农商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复工复产贷款投放力度,截至3月8日,已投放符合支小再贷款发放条件的贷款4.8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为4.15%。 政银企携手浇灌实体经济 “现在的金融政策越来越好,融资担保方式灵活多样,用科技融资,企业发展资金问题迎刃而解了。”一家高新科技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 该企业随着生产经营的扩大,需要新增流动资金贷款,但苦于没有银行要求的担保方式。上海银行桐庐支行积极对接,用“科技贷”产品为企业提供贷款400万元,解决了公司燃眉之急。 “科技贷”是上海银行与县政府合作推出的产品。当前,我县科技型中小企业越来越多,大部分科技企业的资金都用于了技术研发,公司大多以轻资产运营,在后期生产经营中遇到资金困难时,很难有好的担保方式来获得金融机构的融资。“科技贷”正好解决了这批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每年投向实体经济信贷资金不少于15亿元;2019年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1亿元;所有网点提供“最近跑”“就近跑”专项服务,不断简化信贷流程,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2019年3月26日,我县召开“黄金十条”政策发布会。含金量十足的“黄金十条”,进一步彰显了政、银、企携手发展的信心。 这样的信心,不仅来自“黄金十条”,也有多元化的金融新产品作为支撑。 以往申请贷款需要一个多月,如今,我县各家银行借力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发展,通过流程改造、线上操作等手段不断优化信贷流程,许多金融产品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审批,只需要一两天就能放款。如此高效的银企对接,正是我县金融产品创新、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一个缩影。 2019年,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推出余值贷、小微网贷、易转贷、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等多种适合不同融资特点的创新产品,满足多元化融资需求,有力地支持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商标+专利权”质押融资突破1亿元,政府转贷基金使用达23.42亿元。其中,“增信贷”以政、银、企三方合作为基础,企业在申请贷款时除了房产以外无需提供其它担保。“收益权转让贷”则致力于帮助各村发展集体经济。 打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申达斯奥目前已成为我县科研力量数一数二的医疗器械公司,市场前景广阔,企业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企业的资金问题我们一定会及时解决。”前段时间,在我县组织的“百名行长进民企”大走访活动中,一家商业银行与生产销售医用光学器具与内窥镜设备的浙江申达斯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去年以来,我县通过银企结对、政企联动,建立服务民营企业工作常态化机制,开展“百名行长进民企”“万家民企评银行”系列活动,为企业定制“一企一策”精准融资方案。 与此同时,通过打通线上、线下银企沟通渠道,既搭建了桥梁又有利于防范风险,让双方知根知底、增进互信,有效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真正实现“政府搭台、银行唱戏、企业受益”。杭州市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推广以来,缓解银企融资供求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我县入驻企业3047家,在线授信2.15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防范和化解企业担保链风险,维护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我县建立上市公司流动性风险共济机制,组成2亿规模的集合资管计划,有效化解我县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逐渐完善,企业两链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和化解,互联网金融领域风险总体平稳可控。2019年末,桐庐县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0.44%,较年初下降0.13%,保持连续10个季度下降。 政银企对接,资金供需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得到有效缓解。金融资源与行业需求实现精准对接,从而保持社会融资规模稳定增长,融资成本持续下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2019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55.82亿元,增长19.01%,其中,制造业贷款77.1亿元,中长期贷款发放387.16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78.01亿元。 |
原标题: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
作者:记者 何 晓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