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仍不可松懈 规范动作要标准到位 |
http://www.tlnews.com.cn/2020年02月24日 09:12:43 |
佩戴口罩 扫健康码 测量体温成多数市民自觉行为 疫情防控仍不可松懈 随着严管措施的调整,企业的复工,沿街商铺的零散开市,我县各处人口流动顿时多了起来,这让不少市民感受到了城市逐渐“复苏”的生机与活力。可是,疫情尚未结束,严管仍要努力。心情可以放松,管控不能松懈,部分市民在公共场所“偷偷”摘下了口罩的行为,给防疫工作带来了隐患。2月21日上午,记者对我县部分厂区、部分小区、城区内公共场所的市民佩戴口罩及健康码使用等情况进行了暗访。 公园街头:少数市民尚未规范佩戴口罩 2月21日9点10分,大润发超市侧门的中杭路上,四位小年轻聚集,或站着,或蹲着,脸上的口罩戴得不规范,嘴鼻皆露在外面。他们或抽烟或喝饮料,谈笑间藏着“安全隐患”。 10点整,从县城大奇山路口进入滨江公园,有少数市民在公园散步。在一处台阶处,有两位老人坐在台阶上,虽然间隔数米,但两人都要把口罩拉至下巴处相聊甚欢。而在规划馆附近的公共厕所门口,一位市民未戴口罩坐着小凳子,不时还与相识的人说话。 在县城中心广场内,有市民正在锻炼身体的,还有两三个人聊天,有些还把口罩拉了下来。通过暗访发现,部分市民的警惕意识有所放松。佩戴口罩出行,既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公共安全的维护。 10点37分,在公交车迎春小区站,18路公交车驶入站点,有4位乘客有序上车。车上的安全员提醒大家出示杭州健康码。车厢内并不拥挤,除了驾驶员和安全员,车上共有5位乘客,都佩戴了口罩,并且保持了安全距离就坐。 10点50分,记者来到瑶琳路上。该路段商铺较多,已经开门营业的店铺内,店员均能规范佩戴口罩,路上出行的市民佩戴口罩的情况不错,但也有骑电动车的市民未佩戴口罩。 在世纪联华、大润发等人流量较多的超市内,未发现市民不佩戴口罩的情况。不过,在排队收银处,不少市民并未遵守排队需间隔1.5米的要求排队。 厂区小区:市民扫码测体温成自觉行为 “你有健康码吗?”2月21日上午9点,刚走进杭州康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安保人员就要求记者亮出电子健康码,并按照体温检测、更换口罩、手消毒、领新口罩的进厂流程操作。 记者在厂区门口站了一会,看到有三辆车开进厂区后都在检测点停下,车上的人都需要下车按流程规范操作。期间还有一辆车被拦在门外,据安保人员说,车主是公司的业务员,送来的东西放在门卫了,没有让他进门。同样,英飞特电子(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进出人员也要求亮出健康码,绿码才能通行。 10点30分左右,在白云源路一家服饰公司门口只看到一张空桌,厂门一直敞开着。当记者准备走进厂区时,被门卫拦下,要求测体温,但并未要求出示健康码。原来,门卫不懂如何申领健康码,而公司负责检查的工作人员因工作原因回到原岗位,公司防疫检查工作衔接没有到位。 据了解,截至2月19日,桐庐已复工543家企业员工健康码已申领39077人,占已复工企业总员工数的98.1%,整体来看,企业员工健康码知晓率、普及率都比较高。 随后,记者走访了城南街道聆江景园、石马小区、瑶琳嘉苑等小区,发现小区进出管理都比较严格,进出都需要出示实时更新的健康码。 在聆江景园,一位住户正一手拿手机出示健康码,一手拿通行证,主动配合志愿者登记。进出车辆也都停下,车主出示健康码和通行证,测量体温正常后方可出行。 在石马小区,记者出示健康码,出示通行证后,尝试走进小区,但被志愿者拦下了,原因是记者不是该小区住户。这段时间,外来人员一律不得入内,就算是小区住户,从其他地方回来,暂时也不能进小区。 瑶琳嘉苑管理也非常严格,居民外出买菜回去时,也需要扫健康码,测量体温,查看通行证。亲戚朋友送来的东西只能放在门口,由居民自取。 公共场所:规范有序标准动作一个都不少 自从我县积极推行“杭州健康码”以来,第一时间成立“杭州健康码”平台运行专班,全县上下层层发动、积极宣传,截至目前,已申领“杭州健康码”244318人,申领率达98.22%,基本实现全面覆盖。根据“杭州健康码”平台运行专班的部署,要求我县公共场所以及各小区等卡口都在显眼位置张贴出了申领杭州健康码的二维码,进出卡口以及公共场所的市民,要求“主动亮码”。那么,其具体实施情况究竟如何? 2月21日,记者通过走访县城各大商超、医院等公共场所发现,健康码俨然已成为主要“出入凭证”。 上午9点,来到县城大润发超市,在一楼大厅电梯口已有很多市民在排队。“每两人间隔1.5米排好队,同时请出示健康码。”该超市两名工作人员一边提醒,一边逐个为市民测体温、核对健康码。她们表示,只有体温正常、佩戴好口罩且持有绿色健康码的市民才允许进入超市购物。此外,还对每位进入超市购物的市民进行双手消毒。 健康码成为“出入凭证”。10点30分,在县妇保院门卫处,有3名工作人员正逐一给进出车辆的车主和市民进行测体温和检验健康码。“你这截图不行的,必须是实时的健康码。”进出的市民很多,其中不乏一些“图方便”而使用健康码截图的人,被“火眼金晴”的工作人员一眼看出。而对还未申领健康码的老年人,工作人员耐心地现场教导他们如何用手机扫码、注册、使用健康码。“前来医院的市民基本都会自觉出示健康码。只有个别老年人不太会使用,我们也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去帮助他们。”工作人员如是说。 除了商超、医院等公共场所外,公共交通也是市民日常所需。2月20日,我县客运、公交、出租车、网约车也都相继恢复运营。相关部门要求,驾驶员上岗前都要进行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核准,合格后方能上岗,并且,出车前都要消毒。此外,乘客上车前也必须出示绿色健康码和佩戴口罩,坐车时也要求分开坐,保持安全距离。 据了解,县公交企业和出租车公司在此方面落实的比较到位。至于网约车落实情况如何呢?是日上午,记者特意体验了一次网约车之行。 点开叫车软件,该页面跳出了“平台已要求司机服务车辆每日消毒”“平台已要求司机服务时务必佩戴口罩”“平台已要求司机每单之间开窗通风”“请您务必佩戴口罩出行”等提醒。在完成下单后,网约车司机很快便来到约定地点接客。在车上,该网约车车主告诉记者,今天是他复工首日的第一个订单,上岗前他已经做好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核准,并自备了消毒用品等。“乘客上车前,你们需要对其进行相关核查吗?”对于记者的提问,他表示,主要关注乘客是否按规定佩戴口罩,若是有乘客未佩戴口罩的,平台允许车主拒载,但并未提及是否要核验健康码一事。 (本报记者 文/摄)
|
原标题: 疫情防控仍不可松懈 规范动作要标准到位 |
作者: 网络编辑:吴晓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