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探索“三项机制” 破解村级工程监管难题 |
http://www.tlnews.com.cn/2019年11月01日 08:33:57 |
工程好不好 评议见分晓 我县探索“三项机制” 本报讯(记者 李雯)秋日的莪山乡畲族乡莪山民族村西金坞自然村,处处是一副动人的深秋景象。村道宽阔整洁、富有民族特色的外立面整齐划一、入口处的景观池塘生机勃勃、青石板铺就的小道与不远处层林尽染的山脉绘就出了一副美丽和谐的畲乡新画卷,这是刚刚完成的西金坞沿线庭院整治及景观节点提升工程。如今,这项工程正等待着“考官”们验收。 “鹅卵石的铺设不够精细、尖角处应改为圆角、泥浆太厚、部分盖板有色差……”10月30日上午,由12人组成的工程质量评议小组按照设计图样逐一对各个点位进行走访、查看,并根据相关标准打出分数。 通过“一听二看三查四评五公示”五个步骤,西金坞沿线庭院整治及景观节点提升工程的最终评分为93.38分,符合A等次的标准。 “我刚嫁到这个村时,这个地方是出了名的脏乱差。现在经过改造,环境变好了,村里变美了,我们都很高兴。”村民代表许爱琴是第一次参加工程质量评议工作,自西金坞沿线庭院整治及景观节点提升工程实施以来,村民们都格外关注这项民生工程。“我们是住在这里的村民,工程质量好不好,是最有感触的。以前我们只能看,现在也能当家作主了。” 的确,村民从“看得见”“管不着”到自家工程自家管,身份从“观赛者”到“参赛者”的转变,提升的不仅是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更是村民参与村中事项的满足感、获得感、幸福感。 乡联村干部李华在参加完评议后也表示,让老百姓参与村级工程质量评议不仅能发挥社会大众的监督作用,更进一步打消了老百姓对于村级工程腐败、村干部插手工程的顾虑。“老百姓的理解、支持不仅让党群关系更加融洽,更为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李华补充道。 事实上,村级工程是农村基层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为破解村级工程质量不高、村级工程领域腐败易发多发、村干部插手干预本村工程等监管难题,我县切实发挥群众“家门口”的监督作用,探索推行以村级工程质量评议制为主体,配套实施村干部监管责任制、工程质量奖惩制为主要内容的村级工程监管“三项机制”。凡是以行政村为实施主体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明确责任村干部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管,项目完工后必须组织开展工程质量评议,评议结果作为项目验收和考核奖惩重要依据。 “‘考官’由普通村民、村民代表、党员、村级监察联络员,与被评议项目相关的设计、监理、造价人员,以及乡镇层面的联村领导、驻村干部、业务办公室工作人员等组成。”县纪委常委、党风室主任兰天明表示,评议员不仅要发挥“考官”作用,同样也担负“监督员”职责。 评议小组对照质量考核评分标准,根据现场踏看、台账资料、数据测量、提问点评等综合情况,每位评议员分别打出评议分数。加权平均后得出项目评议分数,最终评出A、B、C、D四个质量等次。 对于质量等次为A或B的项目,将简化验收流程;对于质量等次为C或D的项目,将根据评议结果列出问题清单,整改完成后才能进行竣工验收,必要时通过复评后方可组织竣工验收。 “这个工程质量评议不是‘走走秀’‘过过场’的,如果评议发现工程存在质量等方面问题,最终评议质量等级为C或者D,镇标后监管领导小组将约谈施工单位或限制其市场准入资格。”兰天明解释,前段时间莪山畲族乡周田至柳岩路段刚建成的道路又被挖开重修,正是因为质量评议小组在现场踏看后发现部分路段挡墙基础未按要求浇筑混凝土,存在较大质量隐患而责令施工单位整改。“有了这样的机制,以后施工方做村里的工程时可不敢有半点马虎了。”兰天明表示。 据了解,2019年以来全县已对355个村级工程开展了质量评议,其中评议为A等次的149个,B等次的200个,C等次的6个,D等次的0个,工程质量较以往有了明显提升。1~10月,全县共收到反映村级工程相关问题的纪检信访件68件次,其中与2019年度村级工程相关的0件次。 “群众、党员、村民代表都参与了工程的监督,工程做得好不好,大家都有发言权,这种评议的形式非常好。”对于村级工程质量评议制,莪山畲族乡城建办评议员戴晓慧连连点赞。
|
原标题: 我县探索“三项机制” 破解村级工程监管难题 |
作者: 网络编辑:吴晓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