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暮桐庐 “醉”美未央 |
http://www.tlnews.com.cn/2019年08月24日 08:35:26 |
漫天星辰下的村 上周六,朱小琳回到莪山畲族乡看望外婆。夕阳斜下,门前多竹林,树影层层叠叠,轮廓彼此交错。看着眼前景,她恍然间记起儿时的夏夜。蓦地,她转身拎出一桶水,撒在大门前的院里。然后呼其丈夫搬出八仙桌,院子瞬间变成天高地阔的餐厅。饭毕,众人围坐一起,再切开刚从井水里捞出的西瓜,咬上一口,凉意顿生。 回忆起儿时的自己,三口两口胡乱吞了饭菜,就呼朋唤友往外跑。她们要乘着光亮去捕知了。工具是让邻居大伯帮忙将一根铁丝弯曲成圈,然后只要在上面套个塑料袋,再绑到一根细长竹竿上就制成了。循声而走,小伙伴们躬身踩着猫步,慢慢地将网兜移到目标物附近,再一点点靠近,眼疾手快一网,惊起的知了便网住了! 以及,玩累了就往回跑,摊在那张睡久发红的竹床上,数着深蓝色背景中的星星。“一、二、三……”星星一眨眼,一会儿就混了,数着数着,眼皮便阖上了。一旁的外婆还在摇着手中的蒲扇,轻轻柔柔送她入梦乡。 从回忆里走出,朱小琳便拿着充电台灯、草席去竹林底下看书。草席铺开,卧倒上边,往往就荒芜了读书。风吹竹林声,蝉的合唱声,鸟的扑腾声,书也就渐渐离了手,只顾闭眼聆听这些悦耳的“噪音”,晚风轻轻吹着,倒是另一番惬意。谷蛾不知不觉爽然飞来,前仆后继地朝着灯光扑去。不由得想到古代勤于夜读的学子,读书倦了的时候,身子朝前一倾,“哧”的一声,眉毛、额发一下子给燎去了。猜想翌日清晨定会相互取笑一番。 在山清水秀处下水,清凉之意自然蔓延开来。壶源溪穿村而过,自然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泳池,池水清冽。而对于近期每周都要会回新合乡高枧村老家的小鸣来说,三伏天的夜晚最吸引他的莫过于畅游在天然泳池中。 时过立秋,丝毫也未有凉意。落日还未西沉,壶源江里早已热闹起来,胆大的孩子们往溪里扎猛子,在水里比赛翻跟头;小小游船一晃一晃,传出悠然的歌声来;还有溪边的浣衣女,棒槌轻举。下水,能感受到水草和游鱼都在身边,触碰着肌肤、脚跟、掌心,在一片被夜色浸染过的水中久久不愿起身。 乘着夕阳好,还能沿着溪边的木栈道登山而上,满目的绿,两侧大树华盖,丝丝凉意袭来。待爬至半山腰,放眼望去,梯田式的茶山层层叠叠,垄垄茶树若一条条碧绿丝带。下山来,村西清水池边的悠闲垂钓者,正静声屏气候佳音。忽地,等待者将鱼竿一提、一甩,一条活蹦乱跳的草鱼就上来了。 “入山的人儿只需注意,凡有晚霞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这是富春江慢生活体验区原乡芦茨民宿的主人大海日前发的一条朋友圈,配图便是其门前景色,有高山有大树,主角是天边那晚霞,红艳艳地犹如少女两腮的胭脂。 夏天的夜晚,繁星漫天,风从竹林穿过,此时,光影在蓝色泳池里晃动。这处在富春江畔、芦茨湾的半山腰上的房子,是原乡芦茨的二期,是大海亲手为都市人创造的另一处亲近自然的家,老人小孩都能在这里获得走进山野的极大乐趣。屋前有竹林,竹林深处是清澈的江水,水对岸是绵延青山;屋里有花草,露台上有树叶伸进屋里,就像童话中令人向往的森林小木屋。 傍着半山腰的院子里,大海特意设计了泳池,面积不大,水也不深,几个台阶就能缓缓探入水中,白墙黑瓦边的这汪碧水中,几个孩子在水中嬉闹玩耍。一旁,一排长桌,几盏夜灯,三两吃食,七八好友,夜幕下的电影在白墙放映,勾起心底里兴奋回忆。 一旁的大海,是待客有道的主人,更是一个旁观者,旁观一个个来客沉醉在这富春江畔的迷离夏夜。而他的手中,正捯饬着手作桃酒。酒是让酒厂老板特意留的,桃是从家乡湘西远道而来的,大海正趁着凉意加紧做一些桃酒,密封酒坛,记下日期后,“想着应该是春节前后下雪天的日子便能开坛了。”大海兀自打算着,到时将这夏夜的味道与桃酒一起在那雪天里释放。 夜色渐浓,风起,蝉噤。渐渐地,周围一切都静了,欢聚的大人与孩童们乏看,如归巢的鸟儿一样开始往家的方向走。 夏夜,抖落了白天的炙热,将月光与星云的场景布上,再轻轻一晃便有了晚风拂面,似丝绸将人包裹;夏夜,似乎是白天给予的福利,将人的时间延长,也能将更多的自我,更多的旺盛精力妥帖地安放。 |
原标题: 夕暮桐庐 “醉”美未央 |
作者:记者 黄蓉萍/文 黄强/摄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