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堡洪水中的救命恩人 太想跟你当面道声谢谢! |
http://www.tlnews.com.cn/2019年07月05日 08:18:04 |
又是一年7月5日,距离那一天已整整过去了半个世纪! 1969年7月5日,这一天,沈法明经历了生与死的较量;这一天,他失去了父母、嫂嫂和两个侄女;这一天,他将终身难忘。 难忘的,还有他的救命恩人——皇甫勇。 惊涛骇浪里的拼搏 暴雨如注,决口急泄,房倒屋塌,一片汪洋。 50年前的7月5日,百年未遇的特大洪峰疯狂地向南堡扑来,彼时南堡人还认为与往年一样,逃到地势高的房屋就能躲过去。谁知,这次竟是灭顶之灾。 当时,沈法明与同村的300余人一起避难到后堂的一幢老房子中,水势上升又爬至屋顶上,不想西边墙体倒塌,他与父亲、嫂嫂和9个月的侄女分散坠入洪流中。 凭借自身年轻水性好,漂至高家村,沈法明从楼板上跃入洪流,奋力游向山脚,却怎么都抓不到岸边的柴草和小竹。无奈恶浪过猛,他一次又一次被大浪卷回。 冲至五里亭、三里亭时,江中水轮坝与分水江公路桥上的巨浪翻滚,浪头不歇地铺天盖地而来,有着数年潜水兵的经验让他“命大”地躲过了这两道鬼门关。 几番拼搏,他早已精疲力尽,也心灰意冷,只能任由洪水裹挟而下。顺着洪水漂到元川时,沈法明所抓住的松树横排已渐渐靠近公路边。 温暖一辈子的恩情 此时,岸边有一人最先发现了他,立马从江边打捞物资村民手中拿过一根长竹竿递给他,并将他拉至岸上。他就是皇甫勇。 倾盆大雨中,只身着一条内裤与一件被洪水撕扯破烂的衬衫(为安全起见,方便游泳,裤子和凉鞋在落水后就被他自己迅速脱掉),沈法明早已被冻得瑟瑟发抖。皇甫勇立即脱下身着的蓝色劳动布工作服,为其穿上。 上岸后,沈法明就遇见了时任印渚公社副书记洪江山,他刚从桐庐开往南堡关帝庙的班车上下来,在与其相互了解情况时,沈法明只隐约听到当时救他的人叫“皇甫勇”,再问及详细情况时,他也只是简短地说他是至南公社皇甫大队(今瑶琳镇皇甫村)人,工作单位在七里泷造纸厂。 洪水无情人有情。带给他浓浓暖意的,还有姚菊仙。7月6日晚,沈法明一行受灾人员暂时被安置在凤联公社后岭大队的集体大仓库中。翌日晨起,喝了粥。当时正是青黄不接之际,有粥实是“优待”了。 早饭后,沈法明与大伙儿一齐聚集在大广场上,准备上路往南堡赶。广场四周围拢了好多当地人,其中的姚菊仙一下就注意到了穿得最少的沈法明。她转头跑回家拿了一件丈夫的衣服送给他,这让沈法明十分激动,暖意瞬袭。 从未放弃过的找寻 沈法明说,回到南堡后,上上下下都众志成城忙于灾后重建,生活也非常艰苦。当年11月,沈法明被任命为南堡食堂的事务长,管理整个大队1000多人的“吃饭”问题,饭、菜票的发放,盐酱醋等调料,米、油等物资的领用和购买都需沈法明一人联系,忙到走路都是用跑的。 1970年初,沈法明写了一封长长的感谢信寄到七里泷造纸厂,表达了其真挚的感激。但这封信一直都未有回音,当时联系很不方便,大家都没有电话,也不知那封感谢信是否收到。此后,为了生活,一直忙碌。 但再忙,朴实的沈法明也将寻找恩人这件事一直记挂在心头。“没机会表达这份感激之情,我一辈子难踏实。”带着满心的感激之情,沈法明只要遇上“皇甫家”人,便迫不及待地逢人就问,逢人就打听,希望能找到皇甫勇。 1975年,沈法明去找当时在至南中学教书的舅佬办事,他想着舅佬在当地人头较熟,就委托他帮忙打听,但依旧杳无音信。 而另一位恩人姚菊仙,几十年来,他们断断续续间都有过联系。2011年,沈法明还带上全家,拎着慰问品,到凤联后岭村看望当时已80多岁的姚菊仙,全家还给老人包了红包。 说到这里,沈法明的眼圈红了。 “救命是大恩啊!”恩人的名字已深深刻在他的心里,也是他最心底的一个心结。 尤其在两年前,编写《梦中的家园——南堡》这本书时,沈法明开始长时间地回忆那段毁灭性灾难的各种细节,找寻皇甫勇的愿望更是强烈。 匆匆一瞥,沈法明只记得当时的皇甫勇约莫40岁,身高大概165cm,五官端正,板寸头,黑黑瘦瘦的,如今大概是90岁上下。 50年后的今日,76岁的沈法明向我们表达了他长久的心愿:非常希望能找到当年的这位救命恩人——皇甫勇,太想当面跟他道一声“谢谢!” (记者黄蓉萍) |
原标题: 南堡洪水中的救命恩人 太想跟你当面道声谢谢! |
作者: 网络编辑: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