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半世纪的“追逐” 只为创造“甜蜜事业” |
http://www.tlnews.com.cn/2019年05月21日 08:29:57 |
本报讯(记者 钱晶)在昨日举行的第三届“520世界蜜蜂日”中国主会场现场,有六位全国知名蜂农得到了中国养蜂学会、浙江蜜蜂产业协会颁发的荣誉证书,表彰其对养蜂事业作出的贡献。其中,盛柏春、徐剑定、何樟火三位来自桐庐的蜂农获此殊荣。 盛柏春、徐剑定、何樟火三位蜂农,全部来自分水镇,他们把养蜂作为自己毕生所追求的“甜蜜事业”,数十年的养蜂经历,就是他们最甜蜜的经历。 盛柏春,分水镇桥东村人,1930年出生,年近90岁高龄的他,依旧热爱着养蜂。每日,盛柏春都会前往蜂场查看蜂群,提臂看蜂动作轻巧灵活。盛柏春连续多年获得县养蜂生产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饲养蜜蜂150群,年增产蜂王浆10千克/群,单产名列全国前茅,获1991年度杭州市劳动模范称号。“此次获得这个表彰,对我来说是一种肯定,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新养蜂人可以传承我们的事业,把养蜂事业进一步发扬光大。”盛柏春精神抖擞,希望自己热爱的养蜂事业能后继有人。 来自分水镇城关村的徐剑定老人,1938年出生,1959年开始从事养蜂事业。如今,徐剑定还在自家院子养了约30箱蜂。“蜂能产蜜,营养价值很高,对人的健康有好处,我干着这样一件事儿,心里也是甜滋滋的。”徐剑定说,“这些蜂我都要养下去,直到我养不动为止,有热爱养蜂的年轻人,也可以来找我,我会将自己五六十年来的养蜂经验全数用来分享,让我们的养蜂技术越来越好。” 来自分水镇天英村的何樟火,算得上是三位中的“年轻人”,可他也从事养蜂业40余年。2011年,他率先在全省使用蜂王浆机械化生产设备,曾多次获桐庐县养蜂生产先进工作者。“虽然参加过很多次蜜蜂产业的活动,但这次‘世界蜜蜂日’,开在了家门口,足见分水养蜂事业的重要性。”何樟火目前还养着百余箱蜂,规模最大时曾有200余箱。17岁时,何樟火是为了在生产大队里赚工分,才与蜜蜂朝夕相处,谁知40余年之后,他与蜜蜂之间的感情已经亲密无间。“我对它们都有很深的感情,不舍得不养。”何樟火说,希望能借助此次活动,扩大养蜂事业的影响力,普及养蜂的技术,分享养蜂的经验,让桐庐的养蜂事业更上一层楼。 |
原标题: 跨越半世纪的“追逐” 只为创造“甜蜜事业” |
作者: 网络编辑: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