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旧动能转换大文章 |
http://www.tlnews.com.cn/2019年04月24日 08:17:00 |
三论全县经济工作会议 认清新和旧的真正区别在哪,是做好新旧动能转换大文章的前提。 这些年来,我们对产业链、价值链的理解在不断深化。一方面,“海康威视”“英飞特”等产业项目,从产业链来讲算是高端的,但落户桐庐的是生产基地,位于价值链、创新链的低端环节。换言之,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处在蓄势蓄能的培育时期,发展壮大新动能处于“将发未发”阶段。 另一方面,在制笔、针织等领域,大部分企业同样处于生产加工等价值链、创新链的低端,品牌影响力低、产品附加值低。也就是说,传统产业仍处在提质换挡的关键时期,破除腾退旧动能处于“将破未破”阶段。 无论是产业链高端化趋势与价值链低端化现状并存等矛盾,还是传统路径依赖与创新活力不足并存等问题,我们没有理由自我解脱,没有借口自我安慰,没有“退堂鼓”可打,没有“慢功夫”可拖,唯有迎难而上,不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才能破茧而出、拨云见日,实现高质量发展。 找准转换的着力点在哪,是做好新旧动能转换大文章的关键。 拿生产豆腐来说,“王致和”豆腐就比其它豆腐贵;同样是生产剪刀,“张小泉”剪刀就比其它剪刀卖得俏。这其实为制笔、针织等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带来不少启发。 刚刚出台的《打造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的意见》,释放出的信号很明显——像抓机器换人那样抓数字化改造,像抓县域电子商务桐庐模式培育那样一锤接一锤、钉钉子抓数字化改造。这不仅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且是传统制造业焕发生机的必由之路。试想,在未来的每一天,“好笔分水造”、“好针织横村产”的品牌口口相传了,桐庐的传统制造业必将活力四射、行稳致远。 道理是相通的。无论是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培育,还是产业平台优化、产业生态完善,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还是路经的转变。我们各行各业的企业、产业链上下游的大小企业,要坚决破除思维定势、认识局限、路径依赖,加快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益,为桐庐转型跨越绿色崛起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
原标题: 做好新旧动能转换大文章 |
作者:本报评论员 网络编辑: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