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后,我当上了“职业农民”(上) |
http://www.tlnews.com.cn/2019年03月26日 08:35:04 |
他原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的一名技术人员,凭着在部队掌握的精湛技术,在省城谋个高薪的工作并不难,可他却毅然绝然地作出了人生的重要选择——回家乡当“职业农民”!他与父亲一起创办了瑶琳镇兴荣家庭农场,把自己的人生梦想,“安放”在了瑶琳大洲畈那片希望的田野上! 眼下,瑶琳镇大洲畈千亩金花基地800多亩盛开的油菜花,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一片美丽的金黄,把前来赏花的游客笑脸也映照得喜气洋洋的。一位健硕朝气、皮肤黝黑,脸上有着灿烂笑容的年轻人朝前一指说:“每到春天,我们这儿就是一片金色花海,就连下雨天都有人撑着伞来赏花呢!”说这话时,他的脸上写满了自豪的神情。他,就是瑶琳镇兴荣家庭农场的场长向毅。 刚过“而立之年”的向毅,是一位退伍兵,说到当年刚退伍时的情景,他脸上满是笑容:“可有意思了!我上午在绿色军营,下午就在绿色田野了!” 他是瑶琳镇皇甫村人。于2006年12月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成为人民空军的一名空勤人员。在长达8年的军旅生涯中,他凭着优秀的表现和亮眼的业绩,不仅在部队入了党,并且多次获得部队嘉奖。 2014年他光荣退伍。说实话,凭着他在部队掌握的技术,在省城或县城谋个高薪的工作并不难,可他却毅然绝然地作出了选择——回乡种田! 原来,向毅的父亲早年就是县里有名的“种粮专业户”,他一生热爱种粮,虽然上了年纪,却是壮心依旧,承包了瑶琳大洲畈千亩粮田。儿子理解父亲,更热爱家乡的土地,为了子承父业,他决定和父亲一起当“庄稼汉”。 记得离开部队的前一天,他认认真真地为心爱的战鹰作了最后一次维护,然后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军营和朝夕相处的首长与战友,踏上了返乡之路。 向毅服役的部队在杭州,离家乡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因此他上午离开部队,下午便下地干活了。过去他常常仰天看“战鹰”;今后只能每天低头看庄稼了!不过他很快适应了这种角色变换,内心只有一个想法:我在部队是一个好兵,回乡务农也要当一个好农民,可不能给部队丢脸! 就这样,向毅把自己的梦想,“安放”在了大洲畈那片希望的田野上。 他与父亲进行了分工:父亲具体分管家庭农场大田耕种业务,他分管农场里那些大型的农机具的使用和维修。他在部队就是搞战机维护的,因此维修农机可说是驾轻就熟。他在部队练就了一身铁身板,锤炼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驾驭”农机在大田作业时,心里感觉就是一个字,爽! 可是,困难和考验接踵而来:种粮投入高,效益低,风险大,靠天吃饭。辛苦就更别提了,重要的是季节不等人,干农活常常得与季节“赛跑”,尤其是到了抢收抢种的季节,向毅常常晒得背上脱皮。不过这些对军人出身的他来说,都算不了什么,最令他难过的是“老天爷”发威,那只能徒呼奈何了。 2015年4月份,基地里的400亩小麦刚到扬花期,却碰上连天阴雨,好不容易天放晴了,又遭遇小麦赤霉病狂发,400亩小麦因此颗粒无收;那年秋季,基地1000多亩水稻到了收割期,可刚收割了几十亩地的粮食,又遭遇连日阴雨。等到重新收割时,地里谷子都发芽了,农场因此损失惨重……在县、镇农业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向毅的家庭农场终于渡过了难关。 他没有被这情景吓倒,反倒更加坚定了当“职业农民”的决心。有时外出开会几天,他回到瑶琳连家也不回便直奔地里,急切地要看看地里庄稼的长势,就像看望离别多日的孩子……作为新农人,他对土地有着深深的情义! (记者 方赛群) |
原标题: 退伍后,我当上了“职业农民”(上) |
作者: 网络编辑: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