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在光与影之间穿行(上) |
http://www.tlnews.com.cn/2019年01月10日 08:36:13 |
岁月无声,光影留痕。 多年来,他用相机“写诗作画”,表达对富春山水的赤子之情,用相机记录岁月和人生;他在光影之间穿行,边走边想,拍下了许多优美的摄影作品,更描绘了“画城桐庐”的一个个诗意瞬间。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县摄影家协会主席陈俊的一组摄影作品《古今推富春》,以一种与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对话”的独特表达,在浙江省第十七届摄影艺术展上,给了无数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更引来了人们对桐庐富春山水的赞美:“太美了!桐庐是富春山居图实景地,名不虚传啊!” 印象中陈俊的脸上总带着浅浅的微笑,气质中有着浓浓书卷气。 他的摄影作品先后入选第二十届奥地利超级摄影巡回展、第2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浙江省第十六届、第十七届摄影艺术展。2012年,他的摄影作品《法度庄严》还获得第十二届全国当代摄影艺术邀请赛人像类金奖。如今的他,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灰邦摄影会创始人之一,桐庐摄影界的领头人。 陈俊说,他本来的梦想是当一名画家,可人生就是这样机缘巧合的让他与摄影艺术结下深厚的缘分。 早先在县旅游公司工作的时候,他受桐庐摄影界老前辈王天瑞先生的影响,接触到摄影艺术。记得第一次拿起的相机,还是王天瑞老师借给他的,随着拍照时的一声“咔擦”,他的心便被相机牢牢地“锁”住了。陈俊从此迷上了摄影的表达,他拍山水、拍人物、拍画境、拍诗意……。 相机成为他的“眼”,他用它来发现家乡美。 他从小住在县城的东门头,在富春江畔长大,每天开门便能看见清清的富春江水和绿绿桐君山。他说他是富春江的孩子,有着桐君山情节,看不见桐君山会哭的,他要用自己手中的相机把母亲河的诗画意境展示出来。 凭着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年轻时陈俊考入了中国美术学院去学习设计专业,系统学习了专业艺术课程。 对母亲河的情感,还曾带给他一份意外之喜。 1994年,桐庐电视台向社会征集台标。熟知桐庐地貌的陈俊心中一动:富春江和分水江在桐君山脚交汇,组成一个“T”字,正好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红黄绿来表达了电子成像三元色。他的台标设计在众多的作品中脱颖而出。据说十年前有人提议桐庐电视台的标志用得太久了,进行了全国征集,结果专家团一致认为,征集的作品没有能超越该标志而保留至今。 二十年来陈俊的设计作品遍布各行各业,有上市公司也有行业翘楚,他说这些只是生活,而摄影才是真正的事业。生活是柴米油盐,而事业是可以有担当、有情怀,是可以为之奋斗不息的。 为了把母亲河拍得更“传神”,他走遍了富春江的两岸。他拍晨雾中的富春江、落霞里的富春江、拍雨里的富春江,也拍雪中的富春江,拍艳阳高照也拍月上枝头…… 有一回,为了拍摄“暮色中的富春江”,他选择了在凤凰山上的一个角度准备去拍照。可那里人迹罕至,荆棘丛生,根本上不去。于是,他带了一把砍刀,一路砍着柴火上山。到达心仪的拍摄地点时,正是晚霞美丽绽放的时候,江面上映照着闪闪的金色,暮归的小船在缓缓前行…… 陈俊顾不得擦一擦满头的汗水,拿着相机“咔擦”,“咔擦”地拍起来,一直到相机里的胶卷全部拍完,他才意犹未尽地停下手。下山时天色开始昏暗,他焦急地转来转去都找不到来时的路,最后只好抱紧相机,连滚带爬地下了山。脸划破了,衣服也撕破了,那样子要多狼狈有多狼狈。不过他没有白辛苦,那回他拍摄的作品,格调惟美而深邃,“暮色中的富春江”实景拍出了水墨的意蕴。看着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作品,他有说不出的激动。 |
原标题: 陈俊:在光与影之间穿行(上) |
作者:记者 方赛群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