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普通农妇的“钢铁脊梁”(上) |
http://www.tlnews.com.cn/2018年10月11日 08:44:15 |
9月20日晚上,第四届桐庐道德模范颁奖晚会在桐庐剧院隆重举行。当主持人问陈海姣:“当年,您的丈夫重伤在床,儿子又遭遇车祸成为植物人,面对命运接二连三的残酷打击,您是如何挺过来的?”她这样回答说:“因为我是妻子,因为我是母亲,我必须坚强啊!” 陈海姣是富春江镇芝厦村的村民。她长得慈眉善目,脸上总挂着淡淡的微笑,看上去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大妈,可当地人提起她都非常敬佩:“一个妇道人家,独自把已经坍塌了的家重新‘顶’起来,还让已经‘报废’的儿子重获新生,她真正是一个了不起女人!” 陈海姣今年65岁,她原本有一个幸福平静的家。丈夫是泥水匠,自己有一手不错的裁缝手艺,家有一双懂事听话的儿女。那年她丈夫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一砖一瓦地造起了一座三层楼房。“那时候,我们全家每天天没亮就起床,我丈夫砌墙,一对儿女挑沙泥,我做杂务当‘小工’,造房子很辛苦,可一家人干起活来那个劲道啊!”提起往事,陈海姣脸上满是陶醉的神情。 不料想,幸福的日子有一天会“戛然而止”。 2004年8月,陈海姣的丈夫外出做工时,不慎从房屋上摔下来,身受重伤,经医院全力抢救,他保住了性命,但由于脑积水等后遗症,他不仅失去了工作能力,而且脑子一阵清一阵浑,后又并发糖尿病,长期卧床不起。 家中“顶梁柱”倒了,陈海姣挑起了一个家的重担。那时候,她女儿刚工作不久,儿子还在学厨师,她既要干农活又要照顾丈夫,还要千方百计赚取生活费和筹措医疗费……失去依靠的陈海姣,自己成了家人的依靠。 为让丈夫早日康复,妻子陈海姣想尽办法。医生叮嘱说,她丈夫平日需要“少吃多餐”,她就在一日三餐的基础上,每天在上午9点左右和下午3点左右,给丈夫各加一餐,食物有五谷杂粮、面条米粥等等,且时常花样翻新。 为增强丈夫的体质,陈海姣在家中经济十分拮据的情况下,从牙缝里省出钱来为丈夫买营养品。她每天变着法子烹饪精肉饼子、蒸鸡蛋或蒸鲫鱼给丈夫吃。 这事说说简单,做起来可不易:丈夫受伤后,由于嘴部咀嚼功能受到了影响,吃鱼根本剔不出鱼刺。为此她每次让丈夫吃清蒸鲫鱼前,都要用上“绣花”的功夫,仔细地去除鲫鱼皮和每一根细刺,然后一点一点地喂他吃下。陈海姣精心料理丈夫“一天五顿”的日子,一干就是四年。 见妻子如此辛苦,丈夫十分不忍心。他脑子清醒的时候常说:“我这个大男人活着干什么?把一家人拖苦了!”每当这时,陈海姣就安慰他说:“只要你活着,我们就是一个完整的家,就是幸福的一家人。谁家没有个三灾六难呢?不顺心的日子会过去的,你的身体一定会好起来!” 最让陈海姣感到安慰的是,一对儿女非常懂事。尤其是儿子,不仅千方百计为家中分忧,而且常安慰父亲说:“爸爸,您不用担心,你只管在家中安心养病,赚钱的事交给我了,我努力工作,一定能让全家过上好日子!” 儿子的话,让陈海姣内心感到无限安慰!确实,丈夫病倒了,但她还有儿女可依靠啊!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她深信眼前的阴霾很快就会过去。为了贴补家用,她除了照顾丈夫外,还接一些裁缝零活在家里做。通过精心照料,她丈夫病情开始好转了,全家人的脸上也重新有了笑容。 可命运的残酷打击并未停止,仅仅过了八个月时间,一个更大的灾难,突然降临到这户人家的头上!
|
原标题: 一位普通农妇的“钢铁脊梁”(上) |
作者:记者 方赛群 网络编辑:周叶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