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不隔日 矛盾不出村 |
http://www.tlnews.com.cn/2018年10月10日 08:41:58 |
凤川街道潇源村延长基层治理末梢 金秋时节,经柴雅线,转钟桃线,凤川街道潇源村便静卧在群山竹海之间。 入村,村庄道路整洁,房前屋后、沟渠旮角不见一点垃圾的影子。一旁的平房内,村委书记黄国亮正在村两委班子的会议上布置近期工作任务。 其中有一项是,为预防非洲猪瘟蔓延本村,要注意家养猪的吃食来源,尤其关注有无食用餐馆、食堂泔水或餐余垃圾。“我网格内猪食来源都正常。”应答者申屠如宏,他是村里有着40年经验的老报账员,去年转岗为村务工作者,同时还是潇源村桃岭网格的兼职网格员。多年的工作积累,让他对村中事务了然于胸,对自己网格的19户50人的情况更是一清二楚。走的次数多了,谁家土灶的朝向哪里,谁家的自留地是哪块……他闭着眼睛都能说出来。 “作为网格员,就是要为村两委分担工作,减轻负担。”这是申屠如宏对这份“兼职”岗位的理解,翻开他的网格日志本,字迹工整,写了满满当当的半本。 “事儿都太小啦,不值一提。”见人翻阅,申屠如宏倒有些不好意思。 “4月30日上午,在网格走访中发现申屠银松屋角的污水管破了,一直在渗漏。反馈:当即向相关负责人汇报该情况,他当天就上门为其免费更换了水管。” “5月22日早上,我在菜地听见后山上84岁的申屠国美在求助,我马上放下手中活,跑到山上帮她将一大篮猪草背回家。” “7月22日,帮申屠如林去县城的行政服务中心代办补缴养老金,尔后又跑了三次社保窗口与银行,次月申屠如林的基础养老金比之前每月提高了45元。” …… 网格员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是基层落实“最多跑一次”、“无违建县”等工作的端口,承担着提供基础服务、代办业务、化解纠纷矛盾、收集动态信息等诸多职责。 现年58岁的程柏芽也是个老村务工作者,两个月前,他从兼职网格员转为松香坞网格的专职网格员。 每天,他总是骑着那辆蓝色的电动三轮车在潇源村每条村道与山麓间来回巡视,一路上他总是低着头找寻着,就像“逐木鸟”似地在纠“问题”。 钳子和水桶,是他给自己的额外“配置”,以便随时捡拾路边的垃圾或水沟旁的农药袋;松香坞水库是他每日巡视必到点,“就怕有人在简易竹筏上捕鱼,既是安全隐患,也对村里的水源造成了污染。”一遇到天气变化,尤其是台风天来临,就要对网格内的危房户进行转移,有些还就便受邀暂住他家中。 “除了这些,邻居间的各类小摩擦,我们会马上过去调解纠纷。村里的窨井盖破了,电灯坏了,也会找我们,我们能当场解决的,就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就提交村两委讨论,尽快给出解决方案。”程柏芽说,转为专职网格员之后,便多了个步骤,需在当天及时通过“智慧桐庐”的基层治理信息平台上报需街道处理的各项事件。 潇源村作为全县网格员队伍建设的试点,建立起一支23人的网格员队伍,办实事、讲效率,做到“问题不隔天 矛盾不出村”,精准对接了全村409户1203人,并在凤川街道全面有效蔓延,进一步解决了社会服务管理缺失问题,努力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
|
原标题: 问题不隔日 矛盾不出村 |
作者:记者 黄蓉萍 网络编辑:周叶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