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月梅:一位情浓于血的“孝女”(下) |
http://www.tlnews.com.cn/2018年08月20日 08:38:37 |
27年来,她一个人撑起了一个敬老院。她无怨无悔地照顾一群孤老,以自己的热心、爱心、孝心、诚心,传递着人世间最博大至爱的真情;她用质朴的情感和大孝之举,深刻诠释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桂月梅把敬老院的老人当成自己的爹娘,老人们也把她当成自己的亲闺女。平日里,那些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都能自觉地帮助她种菜、摘菜、洗菜、搞卫生,为的是能让“女儿”多歇一会儿。有时候她外出办事回来晚了,总能看见敬老院门口,有一群老人正翘首等着她归来。 照顾一群老人不容易,老人吃中药她每天得煎药,看西医她得“记牢”——记住每位老人吃药的时间,以便及时提醒。由于许多高龄老人常常忘记吃药,有时记着了却又把一天的药全吃了,桂月梅得把药和水送到他们手上。 对常年卧病在床的老人,桂月梅更是精心料理。她准备的垫被是三层的:最下面的是棉花,中间一层是塑料纸,最上面一层是棉布。这是因为老人大小便不能控制,有上面一层旧棉布,能让老人躺着软和舒服,有中间的塑料纸,不会把下面的棉被打湿弄脏。她随时给老人更换垫布,一天几次为老人翻身、擦身,还经常把医生接到敬老院给老人看病。因此有的老人在床上躺了好几年,都没有得褥疮。 在桂月梅的精心照顾下,许多原本一身是病的老人,到敬老院后身体好起来了,精神也开朗了,其中有不少都成了长寿老人,他们中活到90多岁的就有十多位。 可再贴心的照顾,也难敌岁月的无情。 当敬老院院长27年,桂月梅送走了60多位老人,每一个老人的离去,都会让她难过好长时间。为了让老人不留遗憾安详离去,她凭着一腔真情努力给予“临终关怀”。他们如果想吃什么,她会想尽办法买来,满足他们的要求。 孤寡老人身后没有亲人,但还有一些亲戚。许多老人弥留之际,往往巴望着能与之见一面。每当此时,桂月梅会千方百计帮助寻找,然后动员他们来敬老院看看老人,以了却孤老在人世的最后心愿。 可事情常常不顺利,老人的亲戚有的联系不上了,有的联系上了也以各种理由推脱不来……面对这样的情况,桂月梅会把敬老院中一些老人叫来陪夜,让他临终之前不那么寂寞。老人走后,她像亲闺女一样为其收敛送终,理发剪指甲、擦洗身子、更换寿衣,让他们干干净净地“上路”。 老人逝世后,由桂月梅一个人送到火葬场,又由她一个人抱着骨灰盒回敬老院。她专门在敬老院不远的地方盖了一间小房子安放骨灰,让先后去世的老人在这里“重聚”。每年的清明节和中元节,桂月梅都去祭拜他们。 2004年我县撤乡并镇,原罗山乡敬老院“升格”为百江镇敬老院,此后敬老院迁了新址。东辉片和百江片的孤寡老人先后来到桂月梅身边。敬老院的老人由原来的20多人一下子增加到了七八十人,桂月梅还是“光杆司令”,可她依然把敬老院的一切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农村敬老院院长工资待遇较低,她到退休前每月工资才1000元左右,但她始终无怨无悔。多年来,市、县、乡镇各级政府和民政部门,对百江镇敬老院都很重视和关心。该敬老院获得了“杭州市文明敬老院”等多项荣誉。 如今,桂月梅已退休十年,身体不好,丈夫也中风了,她用心陪伴和照顾生病的丈夫。提起家人,桂月梅颇为愧疚,她说那么多年,没有各级政府的重视,没有丈夫的理解和无私支持,她是坚持不下来的。她还说她获得的那一大堆红彤彤的荣誉证书中,有一半属于她的丈夫!
|
原标题: 桂月梅:一位情浓于血的“孝女”(下) |
作者:记者 方赛群 通讯员 许智灵 网络编辑:卢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