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伟大新时代 争做画城新青年 |
http://www.tlnews.com.cn/2018年05月03日 08:49:19 |
桐庐县纪念五四运动99周年系列主题活动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一大批恰逢青春的桐庐人在改革浪潮中击楫勇进,闯出了一番天地,展示了改革开放中桐庐青年敢闯敢拼的精神面貌。连日来,团县委挖掘了一批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创业青年代表,谈谈他们青春与改革的故事。 从一个书生成长为一位“少帅” 2010年,在省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浙江省首届“十佳新生代企业家”颁奖大会上,倪烈接过分量十足的奖杯,成为杭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家,他是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大会对倪烈的颁奖辞是:作为企业的二代掌门,面对挑战,他有着难得的淡定与沉着;面对机遇,他有着独到的敏锐与洞察。在他的领导下,企业跃居全国同行第一。 先后获得浙江财经学院本科学历和香港公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倪烈于2002年遵父命进入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兼市场部经理。初生牛犊不怕虎,上任伊始他就以敢攀敢拼的精神和胆识大力整合市场资源,注重建立一支具有销售技巧和专业技能、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的营销队伍,创出历史最佳的营销业绩。2004年,因成绩出色,这位“汇丰”董事正式从父亲肩上接过了总经理的“权杖”。 倪烈还提出了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学习兴企、科技强企、品牌促企”三大战略之路。在他的领导下,企业不断发展,企业和产品的品牌效应不断提高,全国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产品销量跃居全国同行第一,企业和产品多次获奖。 倪烈坚持走“合作、吸收、消化、创新”之路,在他的主持下,通过与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公司每年都有新产品出炉,从而为进一步促进科技兴企,增强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基础,公司先后成立桐庐首家院士工作站和省级博士后工作站。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倪烈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办企业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将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的理念融化在公益事业的行动中,尤其是教育事业。多年来,公司通过县慈善总会、“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新合乡老区、江南老龄公寓、正刚希望小学等多种渠道,先后捐款600多万元。 作为新生代企业家中的翘楚,倪烈却是“吾日三省吾身”,总觉得自己做得远远不够,他谦逊地称自己“能力不强,但很努力”。对于父亲这样的老一辈企业家,他深怀崇敬之心:“父亲把一辈子都奉献给了汇丰,对企业的感情非常深厚,对企业各个环节的认知也非常深刻,我也将用我的一生来成就汇丰人的光荣与梦想,打造百年汇丰。” 建一座农场圆一个梦 李敬,1980年出生,杭州江干区人。从小十分热爱传统农耕文化,一直向往做一个随遇而安、遵循自己内心生活的人。他的从业经历十分丰富,开过酒吧,当过物流公司的老板。虽然收入尚算稳定,但每天应酬让他对古人晴耕雨读的生活愈加向往。2011年李敬的儿子出生,就在这一年农业食品安全问题被媒体频繁曝光,涉及到食品的各个领域,这更加坚定了他投入生态农业生产的决心。提及建农场的初衷,李敬总说,他不仅是为了儿子和家人的健康,也为了自己内心深处向往的诗和远方。 抱着这个信念,李敬寻寻觅觅了一年时间,最终把农场的地址定在了百江镇奇源村,这是一个在晚上能数星星、抓萤火虫的偏远山村。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李敬一头扎进农村,种菜、种水果、养鸡、养猪忙得不亦乐乎,亲身体验摸索生态农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想做个实验,养猪也好养鸡也好,种蔬菜也好,种水果也罢,就想弄点好东西出来,就想去尝试,生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样的。他咨询过专家,也去买过其他的生态农产品,认真对比跟平时我们吃的农产品有什么不一样。 经过一年多的农耕体验,李敬确定了自己的产品定位——生态水果。依据奇源村特有的狭长的地理位置,打造一条绵延三公里总占地300亩的“生态水果走廊”,做到一年四季都有鲜果采摘,每种鲜果都有独特风味。 在生产过程中,李敬坚持“还原真果味”的底线,以牺牲产量为代价,坚持人工除草、修剪,坚决不用抑制生长类药剂,在果实快成熟的时候更是消耗大量的人力拉网防鸟。 在生产方面,李敬在遵循生态种植的前提下不墨守陈规,接连提出创新,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提交了“南方山区火龙果种植保温实践办法”“南方山区冬桃种植及保鲜办法”两项科技创新,以及葡萄酒塔式蒸馏方法,葡萄外装两项专利,所创办的农场也被评为2017年桐庐县创新示范农场。 除了专注水果的品质之外,在农场的文化建设方面李敬也下足了功夫。李敬说,想通过和学校结合,像每周体育课音乐课一样,把耕读教育作为孩子必修的课程,将农耕文化传递下去。因为现在的孩子,远离土地已经太远太远了,而山村的孩子即便每天路过田野,但是更多的时间是在室内看电视、上网,农事体验开始逐渐减少,孩子们对农业的理解也仅存于学校教的几首诗歌中。让孩子接受正统的农耕知识,不仅能增长孩子的见识,也能让家长学到一些正确的生态农业知识,体验不一样的生活状态,从而更能理解自己这样做的意义,能进行更为深度的交流。 作为杭州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以及杭州市农村残疾人种植业示范基地的带头人,李敬在带领本地农民和残疾人致富上可谓是不遗余力。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2016年共帮助辐射群体增收20余万元。但是李敬并没有满足,2017年李敬在原有的合作基础上继续深挖利益点,尽自己的能力来提高大家的收入。 改革机遇下的创业梦 我叫袁志林,我出生的年代,是中国经济发展飞速的年代,也是信息化普及的年代。我从事的是影视传媒行业,从大学开始一直到现在已经走过7个年头。 我学习的是影视传媒专业,读书期间就一直想有一个自己的传媒工作室。大学四年我也一直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夯实基础,了解传媒行业的发展状况。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毕业之后我选择了留校,留校是我对当时现状的妥协,并不是放弃梦想。留在学校工作的三年,我也一直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在学校里我遇见了很多喜欢传媒的学弟们,其中就有我的创业小伙伴。因为他们,我的创业梦想号再一次扬帆起航。4年来,我们从开始的一个小小两人工作室到现在有15人的壹陆玖视觉传媒,我们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除了一腔热血,什么都没有。初出校园的我们,没有业务,没有资源,才知道创业并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轻松。 幸好留校的这三年我一直在关注行业的发展,认识了一些业内的前辈。所以在创业之初,我们拜访了许多圈内的前辈,他们给予了我们许多建议和经验。记得其中有一位前辈,他是宁波日报的一位总编,他对我说:“小袁,机会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作品,做出一个品牌,不要计较赚的多少。”正是因为前辈们的提点,我们摆正了自己的定位,面临没有业务没有收入的境况,努力静心去做自己的事。我们四处宣传自己,发送传单让大家知道有我们这个公司。接到咨询电话的时候努力让客户把业务交给我们,面对客户的刻意压价,我们不在乎是否亏损。我们专注作品的质量,用作品为自己宣传。我们还免费为学校做宣传片,用作品宣传自己。因为我们有好的作品,客户们都愿意给我们机会,更因为我们的作品质量好、口碑好,前辈们和老师们都会介绍好的资源、好的机会。资金方面是我们最不担心的问题,因为我们是大学生创业,又属于文化类创业,政府给予了我们许多政策扶持和各项补贴,如社保补贴、税收补贴、房租补贴等等。 总体来说,我的创业过程还是一帆风顺的,政府的政策扶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大环境;老师们的专业指导,让我们的作品更加精益求精;前辈们的前车之鉴,使我们在创业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头会使事情做得更好,改革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开头,让我更好地拼搏自己的未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改革的推进,我们把握机遇,跟随国家发展,与改革共同成长。 我与改革共同成长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在中国大地掀起的改革开放已悄然走过了40个年头,作为70年代众生中的普通一员,我见证了中华大地上的沧桑巨变。 我叫柴阳明,瑶琳永安村人,当时的农村非常贫困,吃不饱饭是常事。记事时家境贫寒,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农活,父母在田间劳作也并没有换来生活改善。那时在内心就有强烈的愿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里的生活现状。 1995年我18岁,达到了参军入伍的年龄,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部队接受锻炼,我从一名普通的老百姓转变成一名军人,这是我人生的重要选择。我在部队工作学习期间被评为优秀士兵,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0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战友带我进入了快递行业。在从事快递工作的一年时间里,我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工作流程。快递工作使我更加深刻认识到,随着经济发展、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快递行业有着无限美好的前景。我毅然决定离职,走上创业的道路。当时因为没有更多的创业资金,我选择了新疆。新疆地处偏远,市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创业成本相对较低。在新疆,我成立了“新疆江南申通物流有限公司”,负责整个新疆的中转业务和乌鲁木齐市区的快递服务。 当时创业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刚开始在乌鲁木齐推广快递业务时,当地的老百姓不了解快递,都觉得我们是骗子,担心把快递交给我们,我们就拿着包裹跑了。 乌鲁木齐的快递业务有一些起色后,我发现新疆其它地方都没有快递公司,市场存在很大潜力,于是到老家组织更多老乡和我一起到新疆创业。新疆就是一片创业热土,经过十年的努力,目前在新疆从事快递的桐庐老乡有200多人。 从一名普通员工到现在负责整个新疆申通的管理工作,这一路走来,我经历了很多困难,但收获很多、感谢很多,感谢党和政府给予我们创业青年很多帮助,感谢我的老板(陈德军先生)一直对新疆区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让我在申通做出了自己的事业,国家在改革,我与改革共同成长。 窥一斑而知全豹,一个家庭的变化就是这个国家大家庭变化的缩影,40年以来,无论是从经济、政治、文化还是其它各方面的发展,中国绝对是这个世界舞台上最美舞者。正是有了共产党,才有新中国,才能改革开放的伟大壮举。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必将改革开放的事业推向更高层次,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必将完成。 |
原标题: 奋进伟大新时代 争做画城新青年 |
作者:本版图文 记 者 叶 晶 通讯员 王珊婷 整理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