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
http://www.tlnews.com.cn/ 2018年02月09日 08:32:18 星期五 |
2018年1月20日在桐庐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桐庐县人民政府县长 方毅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克难奋进,合力攻坚实现本届政府良好开局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也是本届政府履新施政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一个目标、三大战略”,凝心聚力,真抓实干,较好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任务,实现了本届政府的良好开局。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县生产总值有望突破400亿大关(预计数,下同),同比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83亿元,同比增长8.1%;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6万元和2.6万元左右,分别同比增长8.3%和8.5%。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达40%以上,信息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均增长13%以上,新引育“国千”人才5人、“省千”人才1人。城市品牌进一步打响,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生态保护和建设典型示范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等荣誉,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过去一年,我们紧盯产业、紧抓项目,发展动能加快积聚。全面实施“产业强县”战略,出台“6+1”产业政策,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成功举办国际快递业大会、国际民宿发展论坛、国际4P健康高峰论坛、“君山引凤”科技人才周、产业发展大会、创业创新大会等重大会议(活动),产业发展氛围日益浓厚。理顺产业平台体制机制,提升平台发展能级,富春江科技城战略性新兴产业达121亿元,同比增长27.9%,占工业总产值的63.8%;迎春商务区创业创新环境持续优化,新注册企业666家,楼宇入驻率达73.6%;富春山健康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成功引进爱唯(国际)细胞工程与再生医学产学研基地、光华国际精准医疗中心、中科纳泰4P健康产业园等高层次人才领衔项目。着力发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主导产业,推进制笔、针织、箱包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全域旅游、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速增效,生命健康、运动休闲等新兴业态加快布局,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同比增长10%以上。强化项目带动,海康威视二期、国际箱包智慧产业园等重点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江南油库项目破难推进,桐庐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取得新进展。莱IN体育生活之城、阆苑温泉养生谷、富春马都、阿尔法人工智能产业园等重大产业项目签约落户,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过去一年,我们敢为人先、敢于破难,“最多跑一次”改革走在前列。认真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进和保障桐庐县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决定》,全面推进“361”重点任务,96%以上审批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凭身份证可办理事项达269项,在省市多次满意度测评中名列前茅。实施商事登记“准入准营同步”改革,率先破解“注册容易注销难”,新注册登记各类市场主体9176家。探索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实施区域能评环评、区块能耗和环境标准,推行多评合一、多图联审、测验合一。制定“一件事”标准,减少审批事项151项、材料3123项。完成县行政服务中心提升改造,推出24小时自助服务厅,下放202项审批服务事项,基本形成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立事中事后监管综合平台。梳理了一批与改革不相衔接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性文件,争取省市下放审批权限32项,改革与法治深度融合做法得到国务院法制办充分肯定。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其他领域改革创新,乡镇街道(平台)财政体制、县属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县招才局、硅谷美国桐庐创新中心组建成立,大健康产业引导基金、体育基金会等相继设立,商事改革、PPP模式推广成效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千亩水田、万亩耕地”垦造工程全面实施,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国家试点深入推进,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成为全国典型。 过去一年,我们全民参与、全力以赴,全国文明城市一举创成。着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崇德向善好风尚,涌现出一批省市道德模范、“桐庐好人”。重拳治理占道经营、流动摊贩等“马路顽疾”,完善市政道路、停车泊位等基础设施,加强老旧小区、无物管小区综合整治,城市公共秩序和环境面貌显著提升。全面实施网格化管理,构建大联动协调机制,深化“清洁桐庐”行动,江南镇、分水镇、合村乡创成国家卫生乡镇,分水镇后岩村、合村乡创成全国文明村镇。坚持全民共创,组建“市民体验团”“文明观察员”“文明使者”等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场次,累计志愿服务120多万小时,“礼让斑马线”成为城市靓丽风景。 过去一年,我们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城乡环境持续优化。完善城市重大基础设施,杭黄铁路站前广场建设进展顺利,滨水风光带(洋州段)即将完工,城市规划展示中心投入使用,富春江三桥竣工通车。大力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整治项目360个,集镇面貌明显改善。深入开展“三改一拆”行动,清理非法“一户多宅”4533处,整治乱建坟墓3466处,拆除违法建筑182万平方米。编制富春江、分水江全流域控制性专项规划,加强“两江”生态保护和景观建设。深入推进治水剿劣,开展温室甲鱼养殖污染整治,实施小微水体修复治理,实现“全县域、全天候消灭Ⅳ类及以下水体”目标,Ⅱ类以上水质河道占比达86.7%。推动治水先行向秀水共享转变,打造天然浴场、嬉水乐园等精品示范点115个。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建成运行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2.1%,PM2.5平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积极配合中央环保督察工作,全面排查整治环境问题隐患。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为全省唯一林业现代化“厅县合作”共建县。被认定为全省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过去一年,我们创美提质、创富增收,农村发展更具活力。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建成杭派·富春民居示范村15个,县级精品村9个、市级精品示范线2条,省级传统村落11个,百江镇乐明村等12个村入选全国首批绿色村庄。推进“美丽公路”建设,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打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化债“组合拳”,创新美丽乡村投入治理机制,建立美丽乡村发展基金,实行村级运维政府购买服务。全县村集体经济增收5574万元,增长54.8%,村级债务减少2.46亿元,化解41.7%,被列入全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县。农业“两区”建设深入推进,成为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现代农业园区省级试点。农业主导产业量质齐升,“天尊贡芽”获评中华文化名茶。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蓬勃发展,新增3A景区村庄10个,乡村旅游收入增长32.2%,荣获中国民宿经济发展活力县、中国十大品质休闲县等称号。 过去一年,我们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群众幸福感日益提升。民生实事项目实行人大代表票决,决策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年度任务基本完成。调整优化特优人群免费乘车、义务教育学生免费午餐等惠民举措。深入开展名校合作办学,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居全省前列,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成为全省示范。杭州技师学院蒋应成获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冠军。深入推进全省综合医改先行先试工作,成为“健康浙江”试评价样本。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范仲淹纪念馆建成开放,成功举办叶浅予诞辰11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和首届全民运动节,位列市运会金牌、奖牌双榜首。合力推进老农保清理工作,长期护理保险服务体系初步建成,残疾人四项福利补贴制度全面落实,“微型养老”模式全国推广。着力构建社会治理大联动体系,“四个平台”建设全面完成,“全科网格”基层基础不断夯实。扎实开展“两链”风险防控和化解处置,率先建立政府项目安评机制,持续加强消防、道路交通、工矿商贸等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开展出租房“旅馆式”管理试点,治安打防管控全面发力,十九大安保工作圆满完成,荣获全省首批“平安金鼎”。 与此同时,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严格落实政府党组主体责任,支持监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98件、政协委员提案202件。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政府常务会议学法、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规范性文件、政府合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全覆盖,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民生重点领域联合执法力度加大,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结果100%公开,建成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行政争议案件呈“三升一降”良好态势。 统计、审计、地方志、人口计生、民族宗教、对口支援、山海协作、外事、港澳台侨务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人防、关心下一代、老龄、妇女儿童、公积金、气象、档案、慈善、红十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接续奋斗,谋长远夯基础,全面落实“生态立县、产业强县、全民兴县”三大战略,迈出了桐庐发展新步伐;我们克难奋进,集众智聚众力,全力打好“最多跑一次”改革、治水拆违、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三大硬仗,增创了桐庐发展新优势。这是县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鼎力相助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发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驻桐部队和武警官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桐庐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经济发展质量不够高,新旧动能转换不够快,稳增长与控债务的矛盾依然突出;城市管理还不够精细,交通治堵、物业管理等短板还需加快补齐,治水、拆违仍要继续努力;美丽乡村经营能力亟待增强,村级化债、农民增收渠道还需拓宽;社会事业发展不够充分,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供给不足;政府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干部专业素养、攻坚能力、作风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桐庐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上述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进入新时代,更需要我们保持定力、创新破难、加快发展。 |
原标题: 政府工作报告 |
作者: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