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暖胃又暖心 |
http://www.tlnews.com.cn/ 2018年01月09日 08:50:55 星期二 |
我是一个喜欢吃馄饨的人,尤其是早餐的时候,常常就是一碗香喷喷的小馄饨下肚,暖胃又舒心。青葱白面黑紫菜,唇齿香浓间,夜晚残留下的那一点点慵懒也不翼而飞,精神一下子抖擞起来,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工作。馄饨,一种简单的食物,却被人们欢迎着。无论是香气扑鼻的小馄饨,又或者是美味充饥的大馄饨,还是精心打芡的沃馄饨,这简简单单的食物很受桐庐人的喜爱。 香气扑鼻的小馄饨 在我小的时候,馄饨似乎是五毛钱一碗。这么多年过去了,物价飞涨,即便是便宜的小馄饨,价格也翻了几倍,五毛到一块、两块、三块、四块……但无论如何,小馄饨还是可以算得上一道价廉物美的美食。 对于会包小馄饨的人来说,要做好它不过是信手拈来。有时候看人们包小馄饨简直是一种享受,一碗剁得细细的肉馅,一叠碾得薄薄的馄饨皮,再加上一根竹签,这就是全部需要准备的材料了。但见左手捻起一张馄饨皮,右手拿着竹签在肉馅中一刮,再将竹签在馄饨皮上一抹一卷,一个完完整整的小馄饨就成型了。在熟练的人手中,这个过程甚至不用一秒的时间。动作看来,仿佛行云流水,让人看得赏心悦目。即便馄饨还未入口,就已有一番视觉的享受。 要吃到好的小馄饨,有两个关键。其一是必须要有足够薄的馄饨皮。馄饨皮的厚与薄,直接关系着小馄饨的口感与视觉。足够薄度的小馄饨皮,可以让小馄饨入汤锅片刻即已翻滚熟,同时又尽量将肉馅的鲜美包裹保留于其中。另一样就是汤了。小馄饨本身并不加调料,它的鲜美滋味,除了来源于原料外,就得依靠汤中的调料了。奢侈一点的,可以用上高汤,汤中滋味配上小馄饨本身的鲜味,堪称绝配。一般一点的,简简单单配上油盐酱,搭配到好处,却也完整地将肉馅的鲜美烘托出来。汤的重要性,可以从小馄饨在江西的名称——清汤就看出来。 下锅的时候并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待到开水烧开,将生馄饨撒入,翻滚之下三滚两滚即可。在等待的时候就可以配汤了。将油盐酱按照比例装入碗里,自然也少不了葱花与紫菜,还可以加上点虾皮,然后浇上一勺开水,简单的汤就配好了。等到锅中的小馄饨皮变得透明,将其捞入碗中,一道美味就大功告成。吃的时候先用调羹轻轻搅一下,青色的小葱,白色的馄饨,黑色的紫菜得到了完美的调和。 桐庐人吃小馄饨,一是在早上作为早餐,这个时候人人行色匆匆,赶着上班。这时,易熟而又味美的小馄饨就成了最佳的选择。走进早餐店,叫句“老板,馄饨来碗。”一声“好咧!”随之应答。不过一两分钟,一碗热腾腾的小馄饨就端了上来。再配上一笼小笼包,积累了一晚上的饥饿一扫而空。另一个时间则是晚上,这时候白天的车水马龙已经消去。走进街边的夜宵店,不算明亮的灯光,与烹饪食物的烟火,慰籍着夜归人的胃与心,也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味觉记忆。夜了,无需大鱼大肉,也无须灯红酒绿,叫上一碗小馄饨,清汤绿葱配上黑色的紫菜,一下子让你的胃暖和起来。 美味充饥的大馄饨 相对于常见的小馄饨而言,大馄饨却并不那么普及,至少桐庐人很少在家做。但桐庐还是有不少大馄饨店,要品尝也可以到这些店里去。与美味却并不充饥的小馄饨相比,大馄饨在份量上是足足的。一碗下肚,也可以作为正餐了。于大馄饨而言,我最喜欢的去处就是城北的一家砂锅店。这家店对于常年生活在桐庐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以各种各样的砂锅而被老饕们所喜爱,店中各种精心用料的大馄饨深受好评。 荠菜大馄饨是最常见的。汪曾祺在《故乡的野菜》里提到:“荠菜大都是凉拌,炒荠菜很少人吃。荠菜可包春卷,包圆子(汤团)。江南人用荠菜包馄饨,亦作‘大馄饨’”。走入馄饨店内,一碗热腾腾的大馄饨端上桌来。先不忙着吃,一个个小元宝似的馄饨沉浮于白色的汤中。小心地夹起一只送入口中,白色的馄饨皮中透露出荠菜的嫩绿。仔细品尝,荠菜的清香和肉馅的鲜美合于一体,紧紧地抓住你的味蕾。 我最爱的大馄饨,却是皮蛋瘦肉馅的。瞅着掺入了皮蛋的馅料黑乎乎的,似乎少了些荠菜馄饨的鲜明颜色。夹之入口,却有着出人意料的鲜美。皮蛋的香味似乎又带着一丝苦味,却又鲜明地将每一种味道独立开来,让你牢牢记住。 我常去的这家砂锅店,早年叫“乐口砂锅”。但无论名字如何变化,味道却一直未变。虽然后来开了不少分店,但我一直认为,最正宗的味道,还是在那家位于城北弄堂里的老店。这里不仅有着许多人记忆中的美味,也记载着许多人心中的故事。我认识的一对朋友,就是在这里相识相知。不过这就属于另外一段故事了。 精心勾芡的沃馄饨 沃馄饨这个词,特别是“沃”这个字,要打出来拼音是“wo”,但是在桐庐人的口音中,这个字通常念做“ao”。我一直以为这个“沃”应当是熬的变体。所谓沃馄饨,其实应该是熬馄饨。这样才符合其做法与来历。 我一直认为沃馄饨其实是脱胎于沃豆腐这道菜。或者用另一个词来形容它们更好——乱炖。这几样其实在食材上,还有做的手法上是有相通之处的。常用的食材有豆腐、生粉、冬笋、香菇、香干、肉。如果你喜欢香味,还可以加上一些油渣。用料并不需要很多,把这些二三两重的东西切成小丁,先放入锅里干炒,待到这些材料被炒得略微变黄,再放入油继续炒,再加入肉末、香干、香菇、虾仁,接着继续熬。至于馄饨,其实是要最后放下去的,放得早了,馄饨早早地就烂熟,失去了本身的鲜嫩滋味。沃馄饨好不好吃,关键在于勾芡这一步。勾芡一般要先兑好生粉,将生粉倒入大铁勺当中,再加点水,搅拌均匀了,白生生的山粉糊那么地招人眼球。等锅里加有各种作料的水沸腾了,就沿着锅口慢慢地将勾芡的生粉倒下去。得注意的是,在勾芡的时候,必须用筷子不停地搅拌着。随着生粉的加入,原本看起来很稀薄的汤汁也逐渐地变得浓稠起来。不一会儿,锅里就只剩浓稠的汁液在锅中翻滚,不时地翻出“咕咕”的气泡。到这个时候,等你关了火,撒上一点葱花,放一点点鸡精,就可以出锅了。 勾芡的生粉其实就是红薯粉。看起来和面粉很相似,细腻,雪白。不过市面上买来的生粉虽然通常卖相好看,粉白粉白,但是用来勾芡却往往很稀薄。而农家自己做的生粉没有那么好看,好像一个个石灰团,显得格外地粗糙,有些还带着点锗黄色,可勾芡出来的汤汁却更加厚实。 做出来的沃馄饨,与其说是馄饨,还不如说一碗乱炖。吃沃馄饨时,用勺子吃最豪气,一勺子下去,也不必细看其中究竟有什么,全部塞入口中。豆腐的嫩、生粉的稠、香菇的香、香干的滑都完美地融合于这口沃馄饨中。 |
原标题: 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暖胃又暖心 |
作者:记者 杨露萌 网络编辑: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