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足常乐》一文有感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10月08日 07:57:07 星期日 |
近日,重读了《今日桐庐》2001年2月19日第三版刊登的为人一向信奉“生活要知足”的现代文化名人庄夫撰写的《知足常乐》一文,觉得此文甚好。文章不仅鞭挞了那些公事不负责、私欲不知足的丑象,还提出了做人应如何立生活标准,这样一个非常普通而又非常重要的问题,颇有现实意义。由此,我想起了前些年在县图书馆看到的《大牢里的74名市长》、《大牢里的100名公安局长》和《大牢里的100名银行行长》三本反贪书。这274名市长、局长、行长,过去大多为党和人民做过好事,作过贡献,有过辉煌,今日,他们之所以会走上犯罪的道路,被关入大牢,有一个共同的致命点,就是“生活不知足,私欲无限膨胀”。不是吗?这批败类,为了填满他们永远也填不满的个人占有欲,利用党和人民交给的权力,大肆贪污受贿,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结果与他们的愿望相反,落得个千人咒、万人骂的可耻下场。以此看来,一个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公仆,能信奉生活上“知足常乐”这一古训,确是廉洁奉公的一个必要前提。 有人曾说:“永远不知足,是一个永远争上游的动力。”此说,我认为既对又不对。如果说,是为党和人民创造财富作贡献永远不知足,由此而产生的动力,那是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动力。如曾荣获国家科技最高奖的中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还有荣获国家科技最高奖的的中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袁隆平,他俩对过去如此大的贡献,如此高的荣誉仍不知足,还要继续努力攀登世界高峰,为党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这种永远不知足,是党和人民所希望的不知足,这种不知足的人越多越好。如果说,是为了个人生活不知足,由此而产生的动力,要不是有正确的世界观作指导,那就可能带来危险,就有可能跌入274名市长、局长、行长那样的罪恶深渊而不可自拔。 人生旅途证明,永远不知足的个人占有欲,是个“苦源”。因为从世界上能够拿到的东西毕竟有限,而个人占有欲却会无限膨胀,当了皇帝想成仙。以有限逐无限,势必陷入苦恼之中。有人举例说,外国有个国家,有位小王子只有14岁,每月有600万美元的零花钱,银行存款有16亿美元,拥有三架私人飞机,7辆豪车,可称世界上儿童首富,但他仍经常陷入极度苦恼之中。一次其随父亲出访英国,在白金汉宫拜访了伊丽莎白女王。事后这位王子居然提出要把白金汉宫买到手。当他知道这个愿望不可能实现时,感到非常失望,痛苦异常。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类似为永远不知足的个人占有欲而苦闷烦恼,以致妨碍工作,甚至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人也是有的。我想要解此苦闷烦恼,在《知足常乐》这篇短文末尾所说的“生活上低标准,知足常乐;工作中对社会的贡献上,应高要求,尽心尽责为社会多些有益的事”,这倒是良方。 |
原标题: 读《知足常乐》一文有感 |
作者: 申屠丹荣 网络编辑: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