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的风尚与担当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09月07日 08:28:23 星期四 |
9月5日是第二个“中华慈善日”。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集中体现了慈善的魅力与力量。透过这些活动,我们欣喜地看到,慈善如水般透到生活的角角落落,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一,润人心田。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有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当你救了一个人,就等于救了全世界。其实,当你帮助了一个人,就等于帮助了全世界。归根到底,救或帮,让更多人生存有尊严、生计有保障、生活有盼头,正是慈善最本质最能打动人心的元素。 近日,本报报道了86岁老人戴关润资助贫困生圆大学梦的新闻。在这一老一少之间,让人感动的不仅仅是5000元学费,更是浓浓的爱心——帮助一个青少年,等于帮助整个未来世界。而即将迈入大学门槛的小姚(化名),在心里埋下了善的种子——入学后我将好好把握学习机会,常怀感恩之心,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慈善是纽带,传递的是爱心。 慈善是一种风尚,不在别处,就在此处、就在身边。在桐庐,有许多“最美”桐庐人,有诸多公益慈善组织,有一大批像戴关润那样从“心”出发的慈善人士,用各式各样的慈善行动形成一种向上向善的风尚,日复一日刷新着这座城市的爱心高度、幸福指数。 慈善也是一种担当。随着市民参与慈善公益的热情持续高涨,县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在扶贫济困、安老助孤、助学支教等方面打出了一套套“组合拳”,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公益慈善精神已是“幸福桐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三个不让”,好比三条底线,让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有了兜底保障。 慈善之美,美人美己,美美与共。它不仅在于宏观,更在于细微;不仅在于“富人之力”,更在于“人人之力”。正是这种有温暖、有爱的风尚与担当,才让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未来和美好的生活更加充满期待。 |
原标题: 慈善的风尚与担当 |
作者:■ 滕晶晶 网络编辑:卢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