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不文明元素堵住城市的“毛细血管”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06月05日 08:40:33 星期一 |
读者团暗访县城背街小巷 一个城市的文明体现在一处处的细节。背街小巷是城市的毛细血管,这些小街道、弄堂是不少市民的生活聚集区,承载着市民美好的记忆。我县文明城市创建进入冲刺阶段,县城的背街小巷准备好了吗?上周四下午,由环卫工人周芬红、柳根娣、陈金秀、沈罗妹组成的读者团来到了县城西湖弄、石明弄、君政弄、花市弄,暗访县城背街小巷的真实面貌。 西湖弄 石明弄 违停严重 杂物较多 西湖弄全景图。 县城的西湖弄与石明弄,相邻且交叉,不少“老桐庐人”都居住在或曾经居住在这一带,对那里的生活都很有感情。此次暗访的第一站,读者团成员们就选择到此处进行暗访。 西湖弄内机动车、电动自行车随意停放现象突出。 环卫工人陈金秀、沈罗妹负责这一片的卫生保洁,对于此处的情况很是了解。“这里的小饭馆特别多,早餐店也不少,不少店家直接将店内的垃圾扫到路上,等着我们去清理。”说到西湖弄的环境卫生,读者团成员陈金秀有些无奈。每天早上5点到达保洁区域,陈金秀看到的便是满地的垃圾,这些垃圾多半都是夜宵时间段产生的。与此同时,紧接着早餐店的陆续开门迎客,路面的脏乱程度可想而知。 由于暗访的时间段为下午3点50分,放学回家的孩子越来越多,进进出出的车辆也络绎不绝。此时,一辆宝马X3直接从西湖弄(迎春路交叉口)驶入,停在了一家裁缝店门口,这一堵就占据三分之二的道路,而这样的停车方式在西湖弄并不鲜见。从西湖弄(桐君路交叉口)开始,放眼望去,一溜排机动车“塞”在墙角,还见缝插针地停放着数十辆的电动自行车。 “这些电动自行车多半是进出桐君堂国医馆的市民,电动自行车方便,门口一停就好。”读者团成员分析道,可是这样的随意停放终究不是良策,也逐渐形成了不良风气,造成电动自行车随意停放的不文明象。 西湖弄内休闲设施被占用。 在西湖弄,违停是一大特色,“杂物较多”也相当明显。“都是自家的平房,房前屋后,墙角旮旯堆放一些杂物,他们都觉得没问题。”读者团成员看着西湖弄沿途两侧的房屋说道,“可是不少平房都出租商用,这些店家把厨具、拖把、水壶等杂物放在门口,总归与文明格格不入。”说话间,读者团成员发现西湖弄内的小商店很多,美甲的、烤串的、KTV娱乐的,应有尽有,而这些店普遍存在着店招破损严重,出店经营等不文明现象。 在西湖弄面馆前,较为宽敞的空间内还设置了不少石凳子,市民可以在此休息。可是,左右两侧的饭馆却将此公共资源进行分割,石凳子上摆满了热水瓶,早就没了市民休闲、落脚的地儿了。 走完西湖弄,读者团成员又来到石明弄。与西湖弄相比,石明弄被南门停车场分割成了东西两段,西段的石明弄更为狭长,东段则稍显宽敞,两侧的小旅馆、小商店也不少。 花市弄内建筑垃圾多。 在西段的走访过程中,读者团成员发现好几处空调水外滴的情况,其中位于西湖弄与石明弄交叉口的一家韩国料理店特别突出。“水管直接沿着外墙,水滴下来之后就在路面积攒,途经的市民都要踮脚走路了。”眼看夏季已经到来,空调使用的频率也将加大,这样的情况不免令人担忧,读者团成员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尽快对此进行整改,为这些空调水找一个好去处。 在东段的走访中,读者团成员明显感受到热闹不少。由于此处小旅馆、小商店很多,机动车停放占据道路的情况严重。“这里还有一家五金批发店,每日进出运货的小货车就经常停放在此,旁边还有小旅馆、小卖部等,都是聚人气的地方,显得有些杂乱。”读者团成员纷纷表示,业态如此繁多的一段小弄堂,给周围居民生活造成了不少困扰。 花市弄 君政弄 违法搭建多 卫生脏乱差 随后,读者团成员来到县城的花市弄。该道路一侧以饭店为主,另一侧则是一连排的KTV娱乐场所。在下午4点的时段,饭店开始忙碌起来,门前的停车位也停了不少车辆,而KTV则是冷冷清清。 “基本还没营业,可是一到晚上就很热闹,每天大清早,这些KTV门口就是一地垃圾。”花市弄是柳根娣的保洁区域,她说,这条花市弄虽然不长,但保洁任务并不轻松。她说,自己早上5点上班,每次一到首先得忙于清理这些KTV门口的垃圾,比如塑料袋、包装袋等。 此时,一眼望去,除了部分饭店门口有少量的杂物外,花市弄大致情况差强人意。然而,当读者团成员走到这一整排的KTV背后,这里的环境让人大跌眼镜。这看起来是一块相对隐蔽的区域,与花市弄的格局类似,中间是停车场,停车场一边是面馆、商店,另一边则是KTV娱乐场所的后门。 走进这块区域的弄堂里,一家饭店排放的油污顺着墙面不断往下流,地面也是污水横流,散发着一股臭味。由于长年累月的油渍积累,该处墙面与地面黑压压一片,观感极差。 “眼看天气越来越热了,不好好处理,到时候臭气熏天,怎么忍受得了。”“最好这墙面也粉刷一遍,这看着太难看了。”读者团成员纷纷表示,希望相关部门能督促店主整改,同时去除这墙面的污渍,不能让这一现象给整体环境“摸黑”。 读者团成员发现,这些餐饮店俨然把门前当成了私家场地,不仅违法搭建彩钢棚、太阳伞,还把油污桶、椅子、拖把、鞋子等杂物肆意乱堆,看着尤为杂乱。“几乎每一家商店都存在占道经营的情况。”读者团成员说道。在一家服装店门口,店主把一个白色大柜子摆在了门前,上面挂着一个个装着衣服的塑料袋,两张堆满灰尘的沙发也搁在了一边。不仅如此,另一侧还摆放着晾衣架,挂满了衣服,整个场景脏、杂、乱。 在县城道路以及小区内,停车位都非常紧俏,而在这里,偌大的停车场却演变成了杂物堆。除了整片的木板、砖头、石子等建筑垃圾,还有四五个晾衣架上悬挂着衣服,看着极为不雅。当读者团从另一侧走出该区域时,脚下坑坑洼洼的路面破损相当严重,穿着凉鞋的读者团成员表示,石子硌脚的感觉非常明显。 花市弄附近乱搭建现象严重。 与“繁华”的花市弄相比,君政弄相对冷清一些。但同样,这里也存在着卫生差、违法搭建的现象。在“匆忙客”快餐店的侧面有一处卫生死角,狭窄的变压器区域内挤着不少纸板、塑料袋等垃圾。“看看只有一条缝,但垃圾不少,我每次经过都有一堆垃圾。”读者团成员周芬红说。由于这里是变压器区域,里面的垃圾并不好处理,卫生死角逐渐形成。“这些垃圾基本来源一旁的宾馆。”读者团成员说,变压器的一侧就是一家宾馆的侧门,变压器的隔离栅栏上还挂着拖把和衣服。而离其不远的拐角处,一堆废弃的白色纸板极为醒目,严重影响了路面环境。 当读者团走到君政弄内一停车场附近时,远远地看到一阵阵烟雾飘出,引得读者团成员喷嚏不断。走进一看,原来在停车场内大门一侧,一位大伯正挤在墙角使用煤饼炉。周遭满是扫把、木柴、编织袋等杂物,浓浓的黑烟不断往上窜。如此景象让读者团成员忧心忡忡,万一不慎极易引发火灾,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而在大门的另一侧,紧挨着房屋有一处由水泥砖、木板、彩钢棚搭建的违法建筑,据读者团成员目测,占地面积约有10平方米,附近也堆满了杂物,看着极为凌乱。 |
原标题: 别让不文明元素堵住城市的“毛细血管” |
作者:本报记者 文/摄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