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防灾减灾观念深入人心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05月12日 08:34:28 星期五 |
今天是第九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九年前的汶川地震,仍然有丝丝缕缕的伤痛萦绕于心。作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因此,防灾意识就成为我们必须长期树立的安全意识之一。为此,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而对于今天的桐庐人来说,防灾减灾的意识亦不可有丝毫的松懈。就在前不久,周边临安发生的4.2级地震,就给我县的分水、合村等地带来了明显的震感。幸运的是,桐庐虽有房屋受损,却无人员伤亡,可谓不幸中的大幸。而除此之外,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也时有耳闻。 自然灾害的侵袭从来不曾远离我们的身边,又该如何应对呢?笔者以为,面对自然灾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防患于未然。在灾害尚未发生之时,就做好预防、应对的措施,让防灾减灾的观念意识深入人心,才能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让防灾减灾的观念意识深入人心,就必须针对全民宣传普及相关知识。仔细数一数,你的脑海中有哪些防灾减灾知识,它们在关键时刻能发挥作用吗?地震发生时,到底躲到哪里最安全?万一被压在废墟之下,怎么才能自保?这些知识也许平时用不着,但一旦出现灾害事故,关键时刻可以挽救生命。 让防灾减灾的观念意识深入人心,还必须注重防灾减灾的全民参与。不期而遇的灾害首先会直接影响灾区群众,为此,防灾减灾从根本上离不开全民参与。一方面需要普通民众紧绷防灾减灾这根弦,在灾害预测方面联防联控。另一方面则需要普通民众参与到救灾抗灾中,在灾害降临的第一时间作出正确的应对,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逝者长已矣,来者犹可追。“防灾减灾日”的设立,固然有纪念和哀悼之目的,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唤起民众与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的高度关注,唤起防灾减灾意识,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所以,让防灾深入人心、让防灾减灾工作成为常态,才是最重要的。 |
原标题: 让防灾减灾观念深入人心 |
作者:杨露萌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