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法治民生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01月15日 08:19:51 星期日 |
80余万元血汗钱,终于落入了46名工人的口袋。照理说,这是水到渠成再自然不过的事。值得一提的是,春节临近,县法院加大涉及民生案件执行力度,特事特办,集中发放了一批执行款。鼓起的是工人们的钱袋子,温暖的是人心。 80余万元摊给46名工人,每个人领到的数额并不算太多。但是,对于辛苦了一年的工人及其家庭来说,却有着重要的意义。返乡路费、置办年货就更加宽裕了,过个安心年就更踏实了。如果扣下了这笔钱,很可能就破坏了他们的过年计划,“扣下”了他们对城市的感情。县法院特事特办,既维护了工人们的合法权益,也彰显了桐庐这座城市的温情。这是法律服务保障民生的有力写照。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而要赢得民心,法律既要植根于正确的理念,也要着眼于现实的需求。在多元化的需求中,突出服务保障民生是关键所在。民生多艰,要克服这个“艰”,绝离不开法律的力量。 食用了存在健康隐患的食品,法律为受害人提供求偿工具;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居民喝上安全的水、呼吸干净空气更有保障……这些都是满足民生诉求、保障民生权利的抓手。在这基础上,如何坚持问题导向和群众满意导向,更好地依靠法律解决民生问题,还有不少工作要做。民生问题越是一枝一叶、一针一线,制定完善相关法律、加强执法力度、完善法律救济制度等越是重要、越要具体。这样一来,“法律突出服务保障民生,做到‘一个不漏、一户不落’”才有更加扎实的基础。 在这过程中,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民生保障必将遇到诸多难题。如何跟得上时代的脚步,需要立足现实问题,积极“问法于民”。只有通过治理者和民众的共同努力,法律才能更充分地体现民意,更顺畅地抵达人心,释放出更多民生的红利。当然,这也需要群众提升法治意识,在尊法、守法、懂法、用法上养成习惯。 |
原标题: 看得见的法治民生 |
作者:滕晶晶 网络编辑: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