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欲放肆一夏?游泳切不可“放肆” |
http://www.tlnews.com.cn/2019年07月03日 08:51:32 |
孩子要远离危险水域,家长应加强看护 编者按:今年暑假正式向孩子们“敞开怀抱”,出门旅游、上兴趣班、培训体育特长、在家放松心情……各种各样的“暑期计划表”成为家长和孩子最为关注的话题。如何让孩子度过一个安全、舒适的暑假,本报今起推出“安全快乐过暑假”系列报道,传递各类暑期安全小知识,为孩子们筑起暑期安全的“防护墙”。 每到暑期,玩水是孩子们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有的选择去主题公园的“水世界”畅玩,有的选择去游泳馆强健体魄,有的则会成群结伴去野外寻找水源,放肆“一夏”。可无论是哪一种玩水的模式,都存在着安全隐患,需要孩子和家长打起十二分精神。 从县教育局获悉,在今年暑期开始之前,教育部门就已经为“防溺水”加码,不仅在安全教育平台上进行专项学习活动,还组织开展了“学生安全进万家”为主题的教师家访活动,同时以联合游泳机构,走进学校开展防溺水的安全讲座。虽然,防溺水是“四季歌”,却也有年年“高唱”的必要,用“谨慎”的心态去对待,才能克服麻痹思想,时时筑牢防溺水的“安全墙”。据悉,从2016年至今,我县未发生学生溺水身亡的事件。 天气越来越热,游泳成了消暑纳凉的好方法。但不是任何水域都适合游!尤其是野外水域,往往一个不小心,就会发生溺水,甚至溺亡。所以暑期里,孩子们千万不要擅自到没有安全设施的溪、江、河、海等水域游泳,因为那些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往往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危险情况,哪怕是专业的游泳运动员,也可能无法脱困。有些水库、河道底泥松软,人容易陷入泥沼而无法动弹;有的水体表面看似平缓或静止,水下却暗流涌动或有漩涡,很容易把人冲走;有的水下地理环境复杂,可能长有水草等植物,一旦脚被缠住,很难挣扎掉;另外,水上和水下温度有很大反差,极易造成游泳者腿部等部位抽筋,从而发生危险。如果想要游泳,可以让大人带去正规的、有专业救援人员的游泳馆。这样,一旦发生溺水险情,会有更多地被救机会,能最大程度地避免溺水悲剧。 另外,如果在游泳时遇手脚抽筋等危险情况该怎么办?首先,要保持镇静,一边呼救,一边自救,当手指抽筋时可以突然握拳,再快速用力将手指张开,反复几次,以此化解;脚趾抽筋时可仰卧水面,用力往上扳脚趾,腿蹬直;大腿抽筋时,将抽筋的腿弯曲,与身体成直角,然后双手抱住小腿用力使其贴在大腿上,向前伸直,反复做3~5次;小腿抽筋,用抽筋的腿对侧的手,握住抽筋小腿的脚趾,用力向脚背方向扳动,用同侧手掌压在膝盖上,帮助小腿伸直。 青少年在遇到紧急情况后,不能合理地进行施救或自救,常导致溺亡的悲剧发生。因此,当同伴在水中发生险情时要立即找成年人来救,同时报警,未成年人千万不可贸然下水施救;可以将身边找到的救生圈、木板等漂浮物抛向溺水者。 家长要时常教育孩子做到防溺水“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未成年人不能盲目下水施救。 暑期里,家长们要全面掌握孩子去向,做到“四知道”:知道孩子去哪里,知道孩子做什么,知道孩子和谁去,知道孩子何时回来。 家长要带领孩子去正规的游泳馆游泳。下水前做好热身运动。孩子游泳时,家长要全程照看。 要告诉孩子,未成年人不具备直接下水救人的能力,若发现有人溺水,应及时向周边的大人求助,并拨打110报警。要教育孩子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实施智慧救援,如向落水者扔竹竿、木板等漂浮物,但切忌直接下水救人或手拉手救人。 为进一步做好防溺水工作,我县教育部门联合其他部门,对乡镇(街道)的校园周边水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例如巡查安全警示牌是否设置,水域内是否有出现孩子游泳的情况等。同时,教育部门正在组建一支志愿者队伍,希望发挥更大的安全巡查作用,防患于未然。 (图摘自网络) |
原标题: 暑假欲放肆一夏?游泳切不可“放肆” |
作者: 网络编辑:周叶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