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陵钓台 |
http://www.tlnews.com.cn/2018年04月04日 08:15:08 |
宋·司马光 吾爱严子陵,结庐隐孤亭。 滩头钓明月,光武勃龙兴。 三诏竟不至,万乘枉驾迎。 吁嗟今世人,趋走公卿庭。 缔交亦欢悦,意气颇骄矜。 其如古贤操,松筠耐雪冰。 【赏析】:司马光(公元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经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的宦海沉浮,而不改率真刚正、勤勉简朴的性情。因与王安石政见不一,离开朝堂退居洛阳十五载,此篇《子陵钓台》应为此时诗作之一。 诗歌首句直率的表情:吾爱严子陵。爱他结庐山林,退隐孤亭的闲情雅趣;爱他富春江滩头反穿裘衣钓明月的超然于世;更爱的应该是子陵在老同学贵为天子之时,“三诏竟不至”的淡泊宁静。严子陵与东汉光武帝刘秀为同窗好友,曾积极帮助刘秀起兵,事成后选择归隐,光武帝不忘同窗之情,不忘其贤,而愿意“万乘”屈尊枉驾相迎。而子陵有自己内心的坚持与坚守,宫廷一聚之后悄然而别。“汉宫威仪如旧日,先生羊裘钓泽中。”(元·俞师鲁《钓台》)李白赞曰:“贵贱结交心不移,唯有严陵及光武。”这一段君臣之间的相助相携又彼此成全的情谊,应该是退居洛阳的诗人所爱慕不已的。 然,今世之人,可悲可叹,只能“吁嗟”一声。 “趋走公卿庭”,趋炎附势的名利客们,缔结邦交,傲慢自大。一“亦”一“颇”写尽名利客们“欢悦”骄奢张扬之风,也道尽诗人内心的鄙夷憎恶,随后只能哀叹无奈,只能“吁嗟”,只能深吸一口气,长久的哀叹,唉—— “君因卿相隐,我为名利来。羞见先生面,黄昏过钓台。”(元·赵壁《过钓台》),那些拉帮结派者,追名逐利客,相较于严子陵如古圣贤的旷淡之节操,如松如竹之气魄,自然是“羞见先生面”。 “吁嗟”一声,诗人的爱憎之情就如同其率真刚正的性情一般自然流露。退居洛阳的诗人,大赞严子陵之退隐,实是心之所向矣。归隐,应该是历代众多文人内心最温暖而柔软的向往。
|
原标题: 子陵钓台 |
作者:匡发丽 解析 网络编辑: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