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河长制”促全民护水浙江“治水经”输出全国 |
http://www.tlnews.com.cn/2018年08月24日 09:03:36 杭州网 |
●目前,全省河流总长13.8万公里,共配备村级以上河长5.7万余名,其中省委书记、省长担任全省总河长,另有6名省级河长。 各市、县的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本地区的总河长,设有市级河长260多名、县级河长2700多名、乡级河长近2万名、村级河长3.5万余名。 ●今年1月以来,全省各级河长累计巡河253万余次,发现各类问题65912个,解决问题64806个,问题处理率98.3%,已基本实现“基础信息在线查询、动态数据在线监测、巡查问题在线处理、河长履职在线考核”等功能。 “河水变清澈了,我们看着也高兴,这不光是守护水资源,更是守护村民们的美好家园。”长兴县渚山村河长王佳如是说,虽然当河长只有一年,但一直对家乡山水有浓厚情感的他,参与治水已经十几年了,看着水质一点点变化,村庄越来越富裕,当河长的劲头也更足了。 2003年,长兴县出台最早的“河长制”任命文件;2008年,浙江各地开展由党政负责人担任河长、领导治水工作的“河长制”试点工作;201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全省推行“河长制”,建立起省、市、县、镇(乡)四级河长体系;2017年,浙江更是颁布了《浙江省河长制规定》,“河长制”由此进入法治化运行的新阶段。 发展至今,“河长制”不仅为每一条河道输送了管理员,更是推动形成了全民护水的良好格局,积累了系统、丰富的“河长制”运行浙江经验。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浙江的“河长制”经验成功输出全国。 长兴探索建立首个“河长制” 多体系联动促全民护水 地处太湖流域的湖州长兴县,境内河网密布,有547条河流、35座水库、386座山塘。但在20世纪末,长兴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不小的破坏。借鉴路长制管理,2003年10月,长兴决定对城区内出现脏、乱、差等问题的护城河、坛家桥港河实行“河长制”管理,出台了最早的“河长制”任命文件,河长分别由时任水利局、环卫处的负责人担任,负责河道的清淤、保洁等管护工作。 白天清淤 晚上上门宣传护水 扛着沉甸甸的责任做起河道“监护人” “规定是每周巡河一次,但每天上班或处理村务,只要路过河边一定会去巡河。”渚山村村委会主任王佳是一名村级河长,他和河长助理朱法棠搭班,成为村内车渚港和夹山港等河道的“监护人”。 “我们小时候的水真的很好,后来污染了,都是黑臭水,12米宽的河道被垃圾杂草覆盖得只剩一两米宽了。”说起村内河道污染时的情景,朱法棠痛心疾首,“当时就是垃圾乱扔、污水乱倒,这个河根本没办法靠近,特别臭。” 回忆起刚开始开展河道整治的时候,朱法棠直说:“太难了,大家都没这个意识啊。”白天清淤,晚上上门做护水宣传,这样的节奏持续了好几年。渐渐地,村内的车渚港和夹山港河水恢复了往日的澄澈。 “光淤泥就清了好几千立方米,村民看到我们这么努力也不好意思再扔垃圾。”在王佳、朱法棠以及村里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清淤、增氧、养鱼、种水生植物,原本无人靠近的黑臭河终于成为了村民引以为豪的旅游景点。 河水干净了,村庄发展了,从垃圾遍地、到处是露天粪坑到鸟语花香,游客蜂拥而至,渚山村成了名气不小的旅游村。“从2016年开始,接待参观团队已经有400多批。”作为村委会主任和河长,王佳坦言:“压力真的不小,经常忙得没时间回家,我女儿都快不认识我了。”但他说,能够看到村子又变得河水清澈、风景优美,再苦再累也值得。 |
原标题: 以“河长制”促全民护水浙江“治水经”输出全国 |
作者: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刘永丽 见习记者 丁巧巧 网络编辑:卢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