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面人 是杭州一位小学体育老师捏的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12月06日 09:35:20 星期三 杭州网 |
他出身面塑世家,曾在萧山几家夜市摆过摊 最拿手的作品是关公 ![]() 王世奇,萧山信息港小学体育老师,身高180,体重180。小学四年级开始练田径,1999年获得安徽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男子四项全能冠军。2005年安徽体育学院毕业,辗转来到萧山。 到萧山头几年,他在几所学校当过代课老师,收入不高,于是打算靠祖传手艺赚点钱,贴补家用。 一点看不出来,这个外表粗线条的体育老师,竟然还是中国传统手工艺——面塑的传承人。 王老师出身面塑世家,从他爷爷的爷爷开始,世代都会捏面人。 “我是安徽淮北濉溪县人,我小时候,爸爸妈妈捏面人,我就在旁边学,我儿子现在也这样跟着我捏,机器猫、kitty猫,他都会。” 王老师说,中国古代,面塑最开始是祭祀用的。“人们把面粉捏成动物的形状,代替活的动物用于祭祀,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现代面塑起源于山东菏泽,王家的面塑技艺也是从山东传过来的。 2006年,趁萧山举办世界休闲博览会,王老师在湘湖边摆起他的第一个面人小摊。 “当时就是周末和节假日去摆一下,生意还不错,主要做些传统的卡通人物,来买的都是小朋友,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1000多块钱,差的时候几十块。” 后来王老师又先后在萧山有名的育才路夜市、旺角城夜市、湘湖城山广场……摆过面人摊,谁都想不到,摊主是个体育老师。 ![]() 一直到2008年,他被湘师附小聘为正式的体育老师。从此,捏面人从谋生手段,变成了爱好。 为提升技艺,他常在网上观看学习其他面塑大师的作品,总觉得自己跟全国一流水平还有差距。 2009年暑假,王老师跑去山东菏泽,拜山东省面塑协会秘书长时保民为师。 “我在师傅那里学了一个星期,技法提高了一个档次,回来后就自己钻研。” 王老师对自己有个目标——把面人做到极致,要让别人觉得这是真正的艺术品,不是那种“面粉做的小把戏”。 做什么人物能给人极致的感觉?王老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关公。 “关羽是个忠义无双的大英雄,喜欢他的人很多,我研究关公造型花了很多心思,去网上看图片,去河坊街看木雕,然后参考别人的造型自己用面来做。” 2014年,王老师开始做关公面人,一开始就碰到大难题——面部表情。 “最难做的是关公的眼睛,差一点,那种英雄无畏的霸气就出不来,所以光关公头我就做了一整箱,有上百个。” 两个月后,第一个关公做出来了。 “总是不满意,觉得有很多不足,花这么长时间才做了这么个东西,对自己没有信心,想放弃……后来还是因为喜欢,又一次次重新捡起来……” 直到去年,王老师才真正做出了自己满意的关公。 “我把作品给师傅看,让他指导指导,他说,你做得都比我好了,还指导什么?” 2015年,王老师申报的“面塑”入选萧山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萧山青少年宫给我开了十几个班,每一年学员有两三百个。我们学校今年3月份也给我开了面塑兴趣班,目前有26个学生。” 王老师坦言,现在完全靠面塑谋生,几乎不可能,要把这项古老技艺传承下去,最好就是当成兴趣爱好,让更多人玩面塑、做面塑。 “我现在负责把更多孩子领进门,以后修行到什么水平,就要靠他们自己了。”王老师说。 |
原标题: 这些面人 是杭州一位小学体育老师捏的 |
作者: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葛亚琪 文/摄 网络编辑:卢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