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运会纪录40年不破 真是杭州学生体质变差了吗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10月10日 10:19:25 星期二 钱江晚报 |
纪录难破就是学生身体素质差吗 中学的体育纪录不好破,是因为现在学生的身体素质比以前差吗? 不少体育老师说,这个结论有失偏颇,不能这样简单比较。 李娜教体育有14年,经验丰富。她说:“基本上,很难打破的纪录都是以前的体育特长生创造的,情况比较特殊,现在体育特招生也比以前少,身体素质确实和以前有所差别,所以一些纪录很难打破。” 她表示,这跟这些年的教育体制也有关系。包括学校和家长,都更关注学习成绩,至于体育方面,主要也是为了“应试”。比如中考要求的三大类科目,各方都比较重视,尤其到了初三,体育也是要好好抓的,但是平时的话,大家的关注点,主要还是学习成绩。 “现在学校一周3次体育课,对于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这点运动时间和量,都是不够的。”李娜说,“很多时候,学生对于运动的理解也不够,体力和爆发力跟不上,举个例子,迎面接力跑,偶然会有学生摔倒,就是因为力量跟不上,做动作别扭。” 李娜表示,为了应对这些情况,学校也是动了不少脑筋,比如每天开展大课间活动,寒暑假也会布置体育作业,还有专门的运动软件检测耐力练习。另外,这个学期还在七年级试行每天五分钟的体育作业,家长监督,视频上传,让孩子通过这样化整为零的运动来培养运动习惯和素质。 肖伟老师则告诉记者,一般学校体育纪录分两种:校最高纪录和校运会最高纪录。前者是学生代表学校去参加各级体育比赛取得的最好成绩,后者是校运会上的最好成绩。 校最高纪录基本由体育特长生创造,从这些年情况看来,几乎不可能破纪录了。而校运会纪录偶尔还是有希望打破的。 有中学的体育老师也提到,现在小学阶段的体育课过于“儿戏”,也是学生到了中学时体育基础比较差的原因之一。有时候怕学生受伤,也是体育老师不敢加大体育课强度的因素。 李娜老师建议,孩子越早接受体育锻炼越好。“这是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要求孩子在很短的时间里,体育成绩冲上去。” 中学体育教育的思路在变化 虽然体育纪录不好破,但是在记者采访中,一些中学的体育老师都比较淡定。他们大多表示,现在和以前不一样,学校的体育课并不是单纯为了提高成绩去破纪录,而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普遍身体素质。 肖伟老师介绍说,这几年学校对校运动会也在做调整。因为很多竞技类项目学生不太喜欢,报名的人数往往一年比一年少,这样下去运动会就变成少数人的竞技了。学校打算适当减少竞技类项目,同时增加趣味性的团体项目,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参与其中。 据介绍,今年杭二中滨江校区在运动会上就增设了跳大绳、袋鼠跳等3个集体项目。 他说,今后,可能会从小部分学生参与的竞技性运动会,逐步转变成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的趣味类运动会。 钱报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学校的体育教学都有这个转变的趋势。 |
原标题: 校运会纪录40年不破 真是杭州学生体质变差了吗 |
作者:首席记者 王曦煜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