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也会玩玩小手游 看看她玩的这两款你会不会? 现场,嘉怡演示了一下如何编程,手速飞快。她说这可能也要得益于小时候玩的打字游戏,“我小学一二年级时,接触电脑,最喜欢玩打字游戏。就是那种掉下来一个A,就在键盘上敲一个A。” 很多孩子现在接触电脑越来越早,读幼儿园时就玩起小游戏。嘉怡和队友们在课余时间,也喜欢玩些小游戏放松一下。她随手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最近常玩的两款小游戏。 一款名为《Euclidea》,这是款数学几何风格的休闲益智类游戏,网上评论说是“具有理科生浪漫的游戏”。玩法是尺规做图,根据每个关卡给出的道具和要求,在最短的步骤内解出答案。 一款是《Geometry Dash》,类似超级玛丽,快节奏闯关,一路穿越障碍陷阱,需要很快的反应能力。 嘉怡说:“有些游戏玩玩挺好的,锻炼手速,还能练练数学知识,对学习和一些方面的能力锻炼,算得上有帮助。但是大型联网游戏是不玩的。” 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拿金牌的学生年龄越来越小 这次和嘉怡一起拿金牌的另外两人,也都是“有故事”的男同学。 范致远读初三时,身边同学还在纠结高中去哪里,他已经完成很多高三学长学姐的目标,被清华大学预录取了。 现在已经保送了,接下来准备干什么?“哎呀,我也说不好,还是先从完成化学作业开始,哈哈。”小伙子很萌,不时大笑,眼睛眯成一条线。接受采访时,手里还卷着一本化学练习册,说暑假要补落下的作业。他也是初一开始接触编程,算完一道题,会感觉很爽。所以一直坚持下来。 陈博涵更厉害,典型的“大器晚成”型选手。高一接触编程从零基础开始,一开始连老师都不怎么看好他。但进步飞快,没想到,高二参加清华大学信息学奥赛冬令营,就获得预录取资格,这次直接被保送,绝对是成功逆袭。 “我啊,实在太爱编程,所以很多兴趣爱好都放到一边了。我喜欢弹钢琴,小学五年级考到10级,现在没空练。准备到高三,再把钢琴拾起来,空了弹弹琴,感觉挺好的。”个头很高的他,说到这里,使劲点了两下头,像是下定了决心。 从快报近几年的采访报道来看,拿金牌的学生年龄越来越小。徐老师说,确实如此,现在学军信息学竞赛团队里还有不少后备优秀选手,年龄不大,有的刚进高一,就有能力冲击全国金牌。 “这次信息学竞赛对全国开放,没有机会去现场参赛的同学,可以参加网络同步赛。网络同步赛成绩全国排名前14名中,学军中学信友队学生占7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