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不是乡村“整形” |
http://www.tlnews.com.cn/2020年07月08日 08:51:20 |
砌个外墙,清扫马路,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环境,就是在践行乡村振兴了。不少地方把这样的“面子”工程当作乡村振兴的“标志”,这既没有悟透乡村振兴的内涵,更伤害了群众对振兴乡村的期待。这样的振兴,不如说是“整形”。 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振的是什么? 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笔者认为,总目标绕不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三个方面,这也是乡村振兴“里子”的含义。只有把牢这“三驾马车”,才能做好乡村振兴的大文章。 农业要强,必须发展产业。农村发展什么产业,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照搬照抄其他村的经验。产业要“服水土”,才能长久生存,才能实现致富。党员干部、乡贤发挥着引领作用,要走出去,学习周边县市区先进的产业发展经验;也要请进来,邀请专业技术人员为村庄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创新思路,能为产业拓宽新路。借助桐庐“快递产业之乡”建设,大胆尝试电商渠道,拓宽产品销路;依托桐庐山水优势,发展农业观光旅游,让农旅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增长极。 农村要美,要走可持续发展路子。浙江安吉原以采矿为生,当地有句老话“风镐一响、黄金万两”,黄金有了,环境没了。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安吉整顿环境,开发民宿,改善民风,发展至今,农村越来越美。过去,城里人不喜欢农村,因为道路脏、河水臭、房子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点出了美丽乡村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乡村与文化和谐兴盛之路,把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延续后代。 农民要富,得唤醒内生动力。靠政策扶持,没有想要致富的动力,农民从根源上就难以富起来。要培养专业人才,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新型农民队伍,实现科技兴农,以先富带后富、先进带后进的方式,破除农民“只靠帮扶”的旧思想。宁波慈溪去年2月通过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就有1000多人,有专业大户、科技示范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共同特点就是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要以“不唯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理念,培养一批、吸纳一批专业农业人才,让农村内生动力“永动”下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是“一阵风”刮过,也不是“一锤子”买卖,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要真正深入农村,想农村想、急农村急、解农村忧;踏石留印,用好扶持资金和政策,完成真金白银的“硬投入”和人才智力的“软建设”,乡村才能“里外”都美,才能实现振兴。 |
原标题: 乡村振兴不是乡村“整形” |
作者:金黄璐敏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