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源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11月30日 08:34:40 星期四 |
唐·戴叔伦 山遥入修篁,深林蔽日光。 夏云生嶂远,瀑布引溪长。 秀迹皆逢胜,清芬坐转凉。 贪看玉尊月,归路赏前忘。 【赏析】:戴叔伦(约732~约789),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唐代著名诗人,今存诗二卷,著有《戴叔伦集》。 大历元年(766),戴叔伦得到户部尚书充诸道盐铁使刘晏赏识,在其幕下任职。之后,做过新城令。新城就是与桐庐毗邻的富阳市新登。他在七品县令任上,多次来桐庐踏春雅集。在严子陵钓台下触景生情,写过《春江独钓》;在晚唐诗人方干故里,他留下了《白云源》。 白云源风景区,主体为纵深15公里的深山峡谷。瀑、潭、溪、涧构成山奇、水秀、林茂、石怪的自然景观。景区开发前,人迹罕至,有“江南九寨”之称。1200多年的一个夏天,戴叔伦“脚著谢公屐”,一头钻进峡谷的自然风光里。诗人沿着蜿蜒曲折的溪流前行。只见鸟鸣空谷,花香袭人,层峦叠嶂间林密光稀,煞是幽静。诗人在白云源寻胜探幽,目之所触,耳之所闻,山、水、林、竹、云、瀑,有动有静,有明有暗,处处“皆逢胜”,幽静得出奇。反复品味这诗句,让人完全可以领略到竹林中的瑟瑟清凉和那透过密林洒落的些许阳光,小溪潺潺,飞瀑轰鸣,诗人沉浸在了鸟语花香的“清芬”里,直至皓月当空,忘记了归途。 吟哦全诗,诗人把白云源的景致用一个个画面展现出来。看似写景,却融入了诗人的情怀和寄托。全诗以“入”开篇,以“归”结尾,从“日光”到“月色”,层层递进,活灵活现地刻画出诗人贪恋山野的心绪。 (皇甫汉昌 解析) |
原标题: 白云源 |
作者: 网络编辑: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