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桐庐思归示道谚上人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11月29日 08:43:47 星期三 |
唐·皎然 桐江秋信早,忆在故山时。 静夜风鸣磬,无人竹扫墀。 猿来触净水,鸟下啄寒梨。 可即关吾事,归心自有期。 【赏析】:皎然(约720-800),唐代著名诗人、茶僧,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俗姓谢,是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勤学,出入经史百家,访名山、游长安,后在杭州灵隐寺受戒,皈依佛门,晚年字清昼。工诗,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陆羽等均有和诗,现有皎然诗400多首。诗情调淡然,言语简洁,别具境界。 《早秋桐庐思归示道谚上人》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一韵到底,语言淡朴自然,表达了思归、思乡之情。 首联“桐江秋信早”,桐江即富春江,以平实的语言道出江上之景早早显示出秋天到来的气息,诗人自然而然由此联想回忆起自己故地早秋的山林,思乡之情油然而生。颔联“夜风鸣磬、竹扫空阶”,动静结合,寂静的夜里,风吹过山寺里的钟磬,发出清脆的响声,而阶前竹影憧憧,空寂无人,把人带进了一个清净幽冷、寂寥凄静的境界。颈联“猿触净水、鸟啄寒梨”,以动衬静,用“猿来、鸟下”反衬四周的空寂无人,用“净、寒”渲染出早秋幽远清冷的环境。颔联、颈联四句诗人主要是描写山间居住之所的幽静寂寥,孤寂凄凉。此景此情,使诗人生出“可即关吾事,归心自有期”的感慨,有心就会有期,诗人很自然地将思归思乡之情转为淡淡的禅趣。
|
原标题: 早秋桐庐思归示道谚上人 |
作者:杨建丽 解析 网络编辑: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