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的“天经地义”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09月11日 08:19:53 星期一 |
近日,一则“同济博士生帮父母扫马路”的微博火了。小田是在读博士生,由于老家贫困,五六年前父母为了助他上大学到嘉兴做环卫清洁工。每年暑期小田都到父母这里住上个把月,每天早上帮他们扫地2小时左右。 “既然家境贫寒,为什么不早点挣钱孝顺爸妈?”“学历这么高,能不能利用自己的知识干一些收入更高的临时工作呢?”……初看新闻,笔者心中也曾有这样的疑虑。但是小田的一番话让笔者明白了他的心意:不管是本科生、研究生,还是博士生,我都是我父母的儿子,他们在老家种地,我就帮着种地,他们在嘉兴扫地,我就帮着扫地,这不就是儿子天经地义该做的嘛。 一句“天经地义”让人感到暖心。一来,对小田的父母来说,听到这句话自然很甜蜜、很欣慰。只有懂得生活的不易,只有理解父母“不得不如此”的无奈与艰辛,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才能做出这样的事。正如某个网友说的:不是每个人都能考上博士的,不是每个考上博士的人都能有这份孝心,不是每个有孝心的博士都能放下架子、抛开面子。 二来,不得不承认,人们在忙碌的打拼中,似乎慢慢地疏离了亲人、缺失了生活的原味,亲人之间金钱的给予多了,默默的陪伴和呵护少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已然成为一种现实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小田从上海赶到嘉兴,与父母多待一会、帮父母分担几分,这与挣钱多少、学历高低并无直接联系,而是最朴实、最真诚的感情流露。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陪伴何尝不是最贴心的孝顺。 其实,让人暖心的还有小田说的另外一句话——保洁员是一份值得尊重的工作,我愿意做,跟我是什么学历没有关系。这其实是对“工作不分高低贵贱”的生动诠释。从更深远的角度来看,博士生如果能将自身所具备的知识、能力、素养付诸于环卫工作,也许能给这项工作带来新变化。而这必定基于尊重,对工作的尊重,对知识的尊重。 |
原标题: 暖心的“天经地义” |
作者:■ 滕晶晶 网络编辑:卢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