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闻茗 仰之弥高专之弥坚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09月03日 09:14:33 星期日 |
这是一位不同于一般老师的“老师”,他的课堂诙谐幽默、轻负高质;他课后热衷于中考命题研究。他就是廖闻茗老师,从教23年,始终扎根在教学一线的一名普通思想品德老师。 说起廖闻茗,学生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老师上的课很“有趣”。他常在课堂上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上课,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常逗得学生们哈哈大笑。在课后,他却是一位对中考命题研究孜孜不倦的老师。 “说起爱钻研中考命题,也是源于一次偶然。”廖闻茗表示,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外地的朋友邀请他命制一份统考的中考模拟卷,这是他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事,平常仅仅只是比较关注,要说真正动手操作,压力山大。还好平时他善于积累,厚积薄发,最后交差的试卷受到对方好评,这份编写的资料在当年所任教的初三中考复习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为廖闻茗在题目中加入了社会生活中的例子,这样的题目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也更能理解题目并给出答案,这让他第一次领略到了中考命题研究的魅力,从此乐此不彼。廖闻茗没想到这一点小爱好竟让杭州市2014年思品中考命题工作组找上门来,邀请他参与思想品德科目的中考命题。 中考在学生生涯中绝对称得上是一件大事,况且还是整个杭州市的中考。从接到消息起,廖闻茗一反往日的自信,反而有些诚惶诚恐。“中考关乎整个杭州市千家万户考生的命运,不允许有任何差错,当时虽也有一丝喜悦,但这一丝丝喜悦很快就被冲淡了。”回忆起被确定为中考命题老师时的场景,廖闻茗记忆犹新,他是我县第二个被确定为中考命题的老师,从专业上来说,这是一份殊荣,是对他教学成果的肯定,但正因为中考如此重要,需付出更多的精力。 近一个月封闭式出题,不能带手机等通讯设备,与外界隔绝,这一个月内,廖闻茗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慢工出细活”。每个题目既要贴近生活又要经得起推敲,通常一个题目从最初命制到最后印刷,要经过十几遍的磨题,需要命题组老师反复斟酌,一遍遍的修正,这不是一件易事,廖闻茗所在的命题组老师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最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这一个月与世隔绝的磨练,简直凤凰涅槃,受益终生。”至今回味那段时光,廖闻茗觉得这是一次磨练,是一份宝贵财富,也是一段珍贵的纪念。 经过此次历练,廖闻茗更加关注中考命题的研究,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2014年成功评为桐庐县思品学科名师,并创建了廖闻茗名师工作室协助教研员开展教师培训的工作,他与全县思想品德老师面对面,交流教学上的心得体会及命题的技巧。 “教学工作必须下苦功,精工雕琢才能出佳品。”在这短短的三尺讲台上,廖闻茗以专业严谨的态度,以持之以恒的耐心默默耕耘,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份神圣又高贵的职业。
|
原标题: 廖闻茗 仰之弥高专之弥坚 |
作者:记者 李 雯 网络编辑: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