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入手 拆除爱心休息室的“挡板”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08月09日 08:54:29 星期三 |
高温酷暑,环卫工人们顶着烈日仍在县城的各个角落忙碌,为市民创造干净整洁的环境。为了让坚守岗位的环卫工人有个歇脚之处,县城设置了不少环卫工人爱心休息室。但近日《今日桐庐》记者在走访中却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休息室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从新闻报道中来看,桐庐街头的爱心休息室,有好有坏。好的休息室里,空调、微波炉、冰箱、电饭煲、饮水机、应急药箱等设施一应俱全,足以让环卫工人在这炎炎夏日里找到一份清凉。而差的则是环境不如人意,而且环卫工人也难以进入。种种不足之处,成了环卫工人进入爱心休息室的挡板。 一座城市的运转中,每天都在清扫环境的环卫工是必不可缺的。他们用自己辛勤的劳动,赢得每一位市民的理解和尊重。正是为了体恤他们劳动过程中的辛苦,才有了这么多爱心休息室的设立。其本意就是让环卫工有一个喝水、休息和纳凉的地方。从小处说这体现了对环卫工的关爱,从大处讲体现了城市的温度。 之所以出现爱心休息室成摆设的情况,笔者看来“病根”在管理上。爱心休息室的设立,是有关部门关爱环卫工人的举措之一。当初设立的初衷当然是好的,然而设立之后应该由谁进行管理,怎样进行管理?从新闻报道反映的后续情况来看,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管理缺失之下,原本关爱环卫工人的善意之举,却变成了让人尴尬不已的“面子工程”。 要让爱心休息室真正发挥其作用,就必须有一套长效的管理机制,用水用电有人管、设施出现问题也有人问。笔者以为,爱心休息室好不好,用的人最有发言权。不妨设立一个打分评价体系,让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分,分高者有奖励,分低者令改进,如此才能对爱心休息室的管理有压力、有动力。 对待基层劳动者的态度,是一个城市文明的因素。环卫工人为这个城市的清洁运转,付出自己的辛勤与汗水。我们理应理解与尊重他们。那么,就从拆除爱心休息室的挡板开始吧。 |
原标题: 从管理入手 拆除爱心休息室的“挡板” |
作者:杨露萌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