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传统企业搭上物联网“高铁”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08月08日 08:25:42 星期二 |
传统制造业+物联网,虽然看上去很美,但要从示范到推广,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而我们——经信局信息服务中心,就是这路上的“引路人”。 我县区域经济发展特色明显,分水镇、横村镇分别被命名为中国制笔之乡和中国针织名镇。若针织、文化用品制造业拥抱物联网,则对减员、提质、增效这些是大有裨益的。 我们一直在寻求一个爆发点,待企业主拥有物联网意识后,能主动对接物联网项目。但过程中,我们绝不能“坐等”。为此,结合实际,我们制定出台了《加快推进产业智慧化的指导意见》,跟上配套政策,引进专业团队,提供技术支撑,“一对一”制定信息化专项规划,成立县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为传统产业智慧化提供咨询服务。 另外,我们分别在针织和制笔两大传统产业中,打造杭州华盛围巾有限公司和桐庐正华文化用品有限公司两家标杆企业,定制化开发一套针对我县传统产业、可复制、实用性强的工厂物联网应用模式,通过以点带面推动整个产业的工厂物联网覆盖,为未来协同制造夯实基础。 华盛围巾插上物联网翅膀试运营半年多来,增效正慢慢显现。总经理周军华给我们打了个比方——之前客户会货比三家,像婆婆挑媳妇似地百般挑剔,而今有了技术支持,在大屏幕上就能实时跟踪车间设备参数、生产及故障信息,客户就只认准你了。闻此言,我们兴奋也有成就感。 尽管精益生产可降低30%的成本,但物联网项目运营后不能立竿见影,且项目引入投入的前期资金较大,造成小企业没有动力进行改革,也让我们的工作路阻且长。 两年内,我们筛选了40余家企业洽谈,拜访上百次,一坐就是半天,讲政策优惠,讲项目介绍。但项目落地的企业只有15家,甚至有企业待所有的规划和数次员工培训都完成后,最后在合同签字的笔又放下了,但我们依旧在路上,并且屡败屡战。 目前,我们制定了物联网培育库,接下来会对库中27家企业进行有计划、有类别地走访培育。我们希望更多传统制造业能搭上物联网的“高铁”,实现“弯道超车”,跑出“加速度”,改写我县产业生态。 (记者 黄蓉萍) |
原标题: 助传统企业搭上物联网“高铁” |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 |